[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3373.8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甘一立;陈建堂;王阳;李洪涛;任贞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一立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13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包括:环套、导热体、绝热护套、针体;所述导热体一体成型且呈圆柱状,在导热体上部设置有燃烧腔Ⅰ和凸环,下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环套与凸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形成燃烧腔Ⅱ,所述绝热护套套装在导热体的下部外侧,所述针体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于导热体上的连接孔内。该针灸器具有两个燃烧腔,能够保证艾条的充分燃烧,热量充足,导热体一体成型导热快,导热效果好,能够减少热量散失,提高针灸的治疗质量,通过设置绝热护套既有防止烫伤手部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且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内科医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用于中医内科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使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现有的针灸方法,多是通过在针的上端穿插艾条,通过点燃艾条加热针体进行针灸,但是艾条在燃烧的过程中,热量散失大,再加上针灸器的导热效果不佳,从而使得针灸的治疗效果较差;倘若增加艾条的燃烧量,又会使针灸器的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手部,进而影响针灸治疗的进程。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针灸器进行一定的改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减少热量散失,提高针灸的治疗质量,防止烫伤手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该针灸器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热量散失、提高针灸的治疗质量,通过设置绝热护套具有保护手部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包括:环套、导热体、绝热护套、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一体成型且呈圆柱状,在导热体上部设置有燃烧腔Ⅰ和凸环,下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环套与凸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形成燃烧腔Ⅱ,所述绝热护套套装在导热体的下部外侧,所述针体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于导热体上的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体由铜制成,所述环套由铁制成,所述针体由银制成,使得针灸器的导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护套由玻璃纤维制成,具有保温防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针灸器具有两个燃烧腔,能够保证艾条的充分燃烧,热量充足,导热体一体成型导热快,导热效果好,能够减少热量散失,提高针灸的治疗质量,通过设置绝热护套既有防止烫伤手部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环套、2-导热体、3-绝热护套、4-针体、5-燃烧腔Ⅱ、6-燃烧腔Ⅰ、7-凸环、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器,包括:环套1、导热体2、绝热护套3、针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2一体成型且呈圆柱状,在导热体(2)上部设置有燃烧腔Ⅰ6和凸环7,下部设置有连接孔8,所述环套1与凸环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形成燃烧腔Ⅱ5,所述绝热护套3套装在导热体2的下部外侧,所述针体4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于导热体2上的连接孔8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体2由铜制成,所述环套1由铁制成,所述针体4由银制成,使得针灸器的导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绝热护套3由玻璃纤维制成,具有保温防烫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一立,未经甘一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地生态修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