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1577.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韩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昌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维修 多功能 集成 检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底座上端面与活动座下端面分别设有下刀片和上刀片,所述活动座下端对称安装有两个自锁机构和磁力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自锁机构与磁力机构的配合,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对导线进行剥皮处理,且还能够避免刀片对导线的过度切割,提高电子产品维修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使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设备,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为了不妨碍产品的使用,就需要及时对电子产品进行维修。
相较于机械结构的维修,电子产品维修时通常需要对电线或者电缆进行剥皮处理,此过程一般是操作人员通过感觉采用钳子对导线进行剥皮,当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时极易使得导线被过度切割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维修的进度,甚至还会对电子产品本身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产品维修剥线时容易损伤导线影响维修进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有活动座,所述底座上端面与活动座下端面分别设有下刀片和上刀片,所述活动座下端对称安装有两个自锁机构和磁力机构;
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底座上安装的电源和活动座下端对称固定连接的两个储液囊,所述储液囊内填充有电流变液,每个所述储液囊与电源之间均设有电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座与活动座两侧分别对称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和活动块,每个所述活动块上均竖直连接有导电柱,且每个活动块均滑动套设在对应的导电柱上。
优选地,所述电力机构包括活动块与导电柱之间设置的导电套,所述导电柱下端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导电片,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正极分别通过导线与导电片与下刀片电性连接,所述储液囊分别通过导线与导电套和上刀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磁力机构包括电源负极与导电片之间串联的线圈,所述活动座下端设有与线圈对应的铁块。
优选地,所述底座安装有两个与储液囊对应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自锁机构与限位机构的配合,在使用上刀片、下刀片与导线的导电线接触时,电流变液在电流的作用下完成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从而限制了活动座的运动,避免了导线被过度切割造成的损害。
2、通过设置磁力机构,在电路导通时,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引铁块,从而保证活动座与底座能够持续将导线夹紧,方便对导线进行后续的剥皮处理,提高了导线的剥皮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自锁机构与磁力机构的配合,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对导线进行剥皮处理,且还能够避免刀片对导线的过度切割,提高电子产品维修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产品维修用的多功能集成检修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活动座、3固定块、4导电柱、5活动块、6导电套、7凸块、8下刀片、9电源、10储液囊、11电流变液、12上刀片、13铁块、14线圈、15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昌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昌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薄膜键盘的新型背光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滑脱的麦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