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尾气脱硝催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0656.7 | 申请日: | 2019-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6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剑锋;赵大祥;邱荣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倍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011 | 分类号: | B03C3/011;B03C3/013;B01D53/9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尾气 催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尾气脱硝催化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液氨箱,炉体下表面边缘位置设有进气管;炉体内设有脱硝板,脱硝板上设有供尾气通过的通孔,脱硝板上设有催化剂,液氨箱连接有液氨管,液氨管连接有淋喷头,淋喷头与脱硝板相对设置,进气管上设有两组预除尘装置,预除尘装置包括静电吸附板、抖动装置以及控制抖动装置开启的按键开关,静电吸附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连接有传动机构,第一齿条、传动机构设置在进气管外侧,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按键开关相对设置;抖动装置与静电吸附板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吸附板的重量达到一定值时,可以自动清理静电吸附板上的烟尘,无需人工拆卸清理,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尾气脱硝催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在燃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它不仅刺激人的呼吸系统,损害动植物,破坏臭氧层,而且也是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之一。世界各地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要求都比较严格,而火电厂、垃圾焚烧厂和水泥厂等作为氮氧化物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排放更是受到严格的控制。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处理又分为催化脱硝处理、非催化脱硝处理等等,其中催化脱硝处理是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对氮氧化物的脱除率可达到70~90%。该催化脱硝处理技术具有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优点。
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容易堵塞催化剂,也会加剧空气预热器的堵塞和腐蚀,长期以往,会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以及空气预热器的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脱硝装置对尾气的脱硝处理效率降低,影响脱硝效果,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采用静电吸附板可以吸附烟气中的烟尘,从而使得烟尘不影响氮氧化物的排放,但长期以往,静电吸附板上附着了很多烟尘、灰尘,需要对静电吸附板进行定期处理,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人工拆卸下静电吸附板进行处理,对工作人员造成负担,且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业尾气脱硝催化处理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电吸附板处理需定期拆卸清理烟尘,较为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工业尾气脱硝催化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液氨箱,所述炉体下表面边缘位置设有进气管;所述炉体内设有脱硝板,所述脱硝板上设有供尾气通过的通孔,所述脱硝板上设有催化剂,所述液氨箱连接有液氨管,所述液氨管连接有淋喷头,所述淋喷头与所述脱硝板相对设置,所述进气管上设有两组预除尘装置,所述预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管内壁上的静电吸附板、抖动装置以及控制抖动装置开启的按键开关,所述静电吸附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外侧,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按键开关相对设置;所述抖动装置与所述静电吸附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垂直啮合,所述齿轮垂直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布在所述齿轮两侧,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相对设置。第一齿条向下运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向上运动,使得第二齿条的顶端与按键开关相抵,按键开关开启抖动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抖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当所述凸轮转动时,凸轮间歇性敲击所述静电吸附板。当静电吸附板上的烟尘吸附过多时,抖动装置启动,间歇性地敲击静电吸附板,将静电吸附板上的烟尘抖落。
进一步优化,所述炉体下表面固定有脚座。
进一步优化,所述炉体内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位于所述淋喷头的上方;所述炉体侧壁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筛板上方。筛板便于脱硝后的废气通过,且脱硝过后的废气能从出气口中排出。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静电吸附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抵靠有抵板,所述抵板与所述进气管壁底连接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倍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倍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0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气球自动闭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抬高下肢的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