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CMOS传感器的智能客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0144.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屠江平;余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律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74;H04N9/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mos 传感器 智能 客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CMOS传感器的智能客流检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与图像获取单元电连接的图像检测单元、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的通信单元,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采集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的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采集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的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用于发射平行光线的红外光透镜模组。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结合红外光透镜模组进行客流信号的采集,提升了其检测精度,且整套系统集成于一个壳体内,方便携带以及安装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CMOS传感器的智能客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基础建设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智慧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客流检测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一般公交车内均会设置摄像头用于检测乘客。
但是现有的公交客流检测装置存在检测精度低、误判概率大、且整套系统集成度低下、安装复杂的不足之处,尤其在光线不良的夜晚或者光线过强的场景下检测精度更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CMOS传感器的智能客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双CMOS传感器的智能客流检测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与图像获取单元电连接的图像检测单元、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的通信单元,图像获取单元包括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采集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的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与图像检测单元电连接并用于采集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的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用于发射平行光线的红外光透镜模组,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红外光透镜模组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以上技术方案中,图像获取单元采集客流视频信号并将客流视频信号传送至图像检测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根据客流视频信号进行客流检测从而得到客流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可以将客流信息上传至云平台或者其他监管部门,从而对公交客流进行监管。红外光透镜模组输出近红外光并经物体反射,根据反射的近红外光可以准确得出物体形状,从而使得客流检测更加精准,降低误判概率。进一步地,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以及物体反射的近红外光信号,并将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以及物体反射的近红外光信号传送至图像检测单元,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并将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传送至图像检测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同时根据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物体反射的近红外光信号和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对客流进行检测,从而增加了客流检测精度。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红外光透镜模组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分别同一乘客的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反射的红外光信号和数字高清彩色视频信号,从而使得图像检测单元采集特定区域内的视频图像信号,增加特定区域内的客流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红外透镜模组包括用于发射近红外光线的近红外补光灯、用于将近红外光衍射为平行光线的近红外光衍射透镜,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和近红外光衍射透镜位于同一中心线。以上技术方案中,近红外补光灯位于近红外光衍射透镜后方并发射近红外光线,近红外光经过近红外光衍射透镜并衍射为平行光线,若平行光线射向平面时,则经平面仍反射平行光线;若如果射向到不规则物体上,那么反射回来的光线则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物体的结构。红外透镜模组结合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第二CMOS图像传感器使得采集到的客流信息更加准确,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误判概率。
作为优选,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上设有滤光片。以上技术方案中,滤光片的设置使得第一CMOS图像传感器更加精准地采集数字高清黑白视频信号和物体反射的近红外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律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律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0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高灵活度BTB连接器压合精准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