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罐生产收颈机转动盘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09527.6 | 申请日: | 2019-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俊;徐芸;刘自锁;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锡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1/38 | 分类号: | B21D51/3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孙丽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收颈机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罐生产收颈机转动盘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本实用新型中,铝罐由进料滚轮传送带传送到第一转盘上,此时第一转盘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处于转动状态,铝罐再传送到第一转盘上的第二支撑板上的其中一个装夹装置上,在气泵的作用下,铝罐先是被吸在吸气孔上,此时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启动带动第二弧形挡板、第三弧形挡板转动,将铝罐固定在第一转盘上,铝罐随着第一转盘的转动二转动,实现了铝罐的第一装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罐收颈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罐生产收颈机转动盘体。
背景技术
在生产铝罐的过程中需要将铝罐上端的管口位置做收颈处理,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成型刷漆后的铝罐,装夹在转动的盘体上,由滚轮和模板的配合逐渐将管口位置缩小,从而做到收颈的效果。
现有技术在盘体上的装夹方式及收颈方式上存在,装夹不方便,以及收颈步骤所需步骤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铝罐生产收颈机转动盘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罐生产收颈机转动盘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框架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镶嵌有多个第二伺服电机,多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多个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框架的内部靠近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伺服电机,多个所述第四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外压模滚轮,所述第二轴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固定板,所述圆形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五伺服电机,多个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压模滚轮,所述圆形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挡板,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盘的内部镶嵌连接有多个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分别于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挡板和第三弧形挡板,所述第二弧形挡板于第三弧形挡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颗粒,所述第一转盘上端靠近第二弧形挡板和第三弧形挡板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吸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滑杆,多个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模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步进电机和第四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和第四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多个所述螺纹杆均与所述模板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框架的右侧设置有进料滚轮传送带,所述框架的后侧设置有出料滚轮传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皮带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锡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锡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9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