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7768.7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丽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B90/16;A61B17/02;A61C1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吴建龙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内科 开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涉及开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块,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插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一端插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主齿条,所述主齿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是主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主咬合块。该口腔内科开口装置,通过调节块的设置,可调节连接环的长度,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通过调节螺母的设置,在使用时,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可将主咬合块和次咬合块分离,实现开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现在的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组织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基因技术、种植义齿等更是为病变牙齿的再生带来令人振奋的希望,但牙周病的治疗必须是一个序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制定一个详细、有效的治疗计划、医生细致精湛的治疗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口腔内科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时候由于疼痛不方便开口,传统的开口装置适应性比较低,针对龅牙的牙齿,传统的装置不方便调整位置,开口大小也不方便调整,容易打滑造成二次损伤,而且容易损伤牙龈和口腔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块,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插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一端插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主齿条,所述主齿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是主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主咬合块。
可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块表面靠近调节螺母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杆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齿轮表面靠近主齿条的一端啮合有次齿条,所述次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次伸缩杆。
可选的,所述次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次连接块。
可选的,所述次连接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次咬合块。
可选的,所述次咬合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乳胶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开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口腔内科开口装置,通过调节块的设置,可调节连接环的长度,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通过调节螺母的设置,在使用时,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可将主咬合块和次咬合块分离,实现开口。
2、该口腔内科开口装置,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可对连接块的位置进行微调,使患者使用时更加舒适,当开口到合适的位置后,向下按动调节螺母,使限位杆插入凹槽内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螺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丽,未经王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7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硬质合金微钻材料用混料装置
- 下一篇:压板可拆卸的压板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