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袋套环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7318.8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0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阳;郭伟虹;林志雄;陈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益利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11/02;B65G11/20;A01G1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袋套环上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袋套环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该菌袋套环上料装置还包括:导料槽元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用于为套环移动提供一条滑道;横向推料部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导料槽上,用于将导料槽上的套环逐个推出;纵向推料部件,与所述横向推料部件相互垂直设置,用于将横向推料部件推送过来的套环推送至一端;以及振动上料装置,与所述导料槽元件的进料端连接,用于将套环按一定规则输送至导料槽元件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上料稳定可实现自动的往外输送套环,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袋套环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食用菌工厂菌包套套环是先有人工将套环摆放整齐,再将对应的套环移动到对应的套环工序上进行套环作业,这种人工整理摆放套环的工序,存在劳动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不适合食用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上料稳定、操作方便且综合性能优越的菌袋套环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生产效率底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袋套环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该菌袋套环上料装置还包括:导料槽元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用于为套环移动提供一条滑道;横向推料部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导料槽上,用于将导料槽上的套环逐个推出;纵向推料部件,与所述横向推料部件相互垂直设置,用于将横向推料部件推送过来的套环推送至一端;以及振动上料装置,与所述导料槽元件的进料端连接,用于将套环按一定规则输送至导料槽元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元件呈中空T字形;所述导料槽元件上设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个观察孔,用于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推料部件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支座、推料块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推料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推轴连接,用于为推料块的移动提供动力输入。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推料部件包括第二动力源、第三动力源、支板、第二推料块和第三推料块;所述第二推料块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输出推轴连接;所述第三推料块与所述第三动力源的输出推轴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均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源采用气缸。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源与第三动力源均采用气缸。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料块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三推料块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调节孔 。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振动上料装置输送的套环沿着T形中空滑道的导料槽元件移动,透过盖板上方的长条形观察孔,可以观察导料槽元件内的套环是否发生卡料活者摆放方向错误;纵向推料部件与横向推料部件相互垂直设置,用于承接由横向推料部件推送的套环,并将其移动方向改变;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第三动力源依次动作,推动套环移动,实现套环有序自动的往外输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上料稳定可实现自动的往外输送套环,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支架1,长条形孔11,导料槽元件2,盖板21,观察孔22,横向推料部件3,第一动力源31,第一支座32,推料块33,连接板34,第二动力源41,第三动力源42,支板43,第二推料块44,第三推料块4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益利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益利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7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由器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科调温调压冲洗治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