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流式井口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6195.6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洪河;李广辉;吴波;樊什刚;袁建;李忠玲;刘志刚;王庆辉;雷洪斌;王玉兵;潘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31;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井口 过滤器 | ||
一种轴流式井口过滤器,包括中空的外壳及其内部设置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芯筒及其内部设置的固定带孔板、活动带孔板、致密杆,芯筒的前端与芯出水端相连接,芯出水端的外部罩设有壳出水端,芯筒的后端与密封堵盖正对设置,芯筒后端、密封堵盖之间夹成的后端腔与壳进水端相通,芯筒的内壁与固定带孔板、活动带孔板的周边相接触,致密杆的前端穿经固定带孔板后延伸至固定带孔板、芯出水端之间,致密杆的后端穿经活动带孔板后延伸至活动带孔板、芯筒后端之间,致密杆的后端上套装有压簧。本设计不仅能使杂质震动后不易穿过过滤器,避免滤料水短路现象,而且能降低滤芯的拆装难度,便于滤芯的塞入与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式井口过滤器,适用于油田底水注水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采油过程中原油底水回注的方式有二种:一是采用大型联合站进行原油底水系统处理,其对三相处理后的原油底水进行沉降、过滤、除油、除杂等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二是采用原油底水就地处理回注,即采用比较简单的几个可移动式沉降罐进行简单的油水分离和粉砂、杂质分离。
上述二种原油底水回注方式所产生的污水中均含有一定含量的油包砂,该油包砂会随着原油底水进入柱塞泵和注水井。同时,由于原油底水管网应用时间的延长,管网内部会产生大量的锈渣,并从管壁中剥落,当原油底水中的油包砂和管网中的锈渣进入柱塞泵的泵阀后,就会降低原油管网系统中柱塞泵阀的使用寿命,同时这些杂质进入注水地层,并会导致注水井地层吸水能力变差,注水井酸化压裂维修周期变短。为此,需要在注水井的柱塞泵入口处都安装有过滤器,如采用径向式过滤器,但由于径向式过滤器的滤芯采用二层管中夹有滤料的方式,并且在出厂时进行预填充滤料,导致使用过程中滤芯重量增加,更换难度大,同时,由于原油底水管网中的柱塞泵的往复运动,导致进入过滤器中的杂质被震动后穿过过滤器进入柱塞泵和注水井地层。此外,现有的过滤器滤芯采用的是普通钢材质进行制造,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滤芯也会被腐蚀锈穿。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杂质震动后易穿过过滤器、滤芯拆装难度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杂质震动后不易穿过过滤器、滤芯拆装难度低的轴流式井口过滤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轴流式井口过滤器,包括中空的外壳及其内部设置的滤芯,所述外壳的前端与壳出水端相连接,外壳的后端与密封堵盖相连接,外壳的侧部与壳进水端相连接,滤芯位于密封堵盖、壳出水端之间;
所述滤芯包括芯筒及其内部设置的固定带孔板、活动带孔板、致密杆,所述芯筒的前端与芯出水端相连接,芯出水端的外部罩设有壳出水端,芯筒的后端与密封堵盖正对设置,芯筒后端、密封堵盖之间夹成的后端腔与壳进水端相通,芯筒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壳芯腔,芯筒的内壁与固定带孔板、活动带孔板的周边相接触,致密杆的前端穿经与其相连接的固定带孔板后延伸至固定带孔板、芯出水端之间,致密杆的后端穿经活动带孔板后延伸至活动带孔板、芯筒后端之间,致密杆的后端上套装有压簧,该压簧的前端与活动带孔板的外侧面相抵,压簧的后端与密封堵盖的内侧面相抵。
所述密封堵盖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后端相连接,凸台的前端位于后端腔内,凸台的外部套设有压簧的后端,且凸台与致密杆的后端正对设置。
所述密封堵盖的外侧面与扭力手柄相连接,密封堵盖上近外壳的后端的部位上套设有堵盖密封圈,外壳的后端的底部与过滤器架台相连接,过滤器架台位于密封堵盖的下方。
所述致密杆的前端经前致密螺母与固定带孔板相连接,致密杆的后端经后致密螺母与活动带孔板相连接。
所述芯筒的内壁上近活动带孔板的部位上设置有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6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手术缝合针用清点计数盒
- 下一篇:乒网双球训练自动拾捡升降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