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4576.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法青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F16B19/08 |
代理公司: |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3 | 代理人: | 王高明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钉 连接 外转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属于电机领域,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铆接更加稳定,端盖不易松动或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及铆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端盖与机壳之间一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机壳端面上钻螺纹孔,螺钉穿过端盖插入螺纹孔中,但是螺钉的直径加上螺纹孔两端的壁厚使得机壳需要较厚的壁厚,用料浪费,且在较为紧凑的体积限制下,气隙直径变小,电机功率密度减小;或将外转子机壳做的极薄,然后激光切割出凸起爪,通过压力弯折凸起爪,轴向固定端盖,但这种方法折弯力不能过大,所以机壳往往在2mm左右,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往往过小,遇到瞬时负载,速度跌落快,且折弯时外圈会产生不可控的形变,导致径向配合精度下降,加实效原因引起的凸起爪回弹,进而导致电机异常,有偏心噪音,甚至导致定转子刮擦而导致电机及控制器烧毁。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8889Y的一种电机机壳与端盖连接结构,包括机壳与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盖体与转接部,所述转接部铆接在机壳端口内。该专利将端盖直接铆接在机壳端口内,针对该专利结构采用现有的铆钉,在铆接时铆钉的帽沿下底面与电机弧形外壳只有点线接触,如果是外转子电机时,转子带动端盖同时转动,转动时铆钉受到扭力,点线接触的铆钉会受到形变,使端盖发生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铆接更为稳定的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
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
所述第一铆孔为T形孔,其大孔径朝外,铆钉的上帽沿底面为平面,上帽沿底面与第一铆孔内的台阶平面贴合。
所述第一铆孔的大孔径向截面为C字形,铆钉的局部帽沿处于壳体外。
所述的第二铆孔为C形或U形的半开孔。
转子组装的外壳采用低碳钢材料。
一种铆钉连接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子组装和转子组装,定子组装设于转子组装内部,转子组装与端盖连接,端盖包括盖体和插入部,转子组装的外壳两端各设一组第一铆孔,端盖插入部插入转子组装内并设有对应第一铆孔的第二铆孔,
第一铆孔与第二铆孔内插入铆钉,铆钉包括上帽沿和下帽沿,上帽沿处于转子组装外,上帽沿的底面为弧形面,上帽沿的底面与转子组装的外壳弧形以面与面的方式贴合。
所述上帽沿以轴心对称的两边向下弯折为弧形。
一种铆钉,用于铆接外转子电机,它包括抽芯、一体的帽沿和形变部,抽芯一端穿过帽沿和形变部,并在形变部一侧形成限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沿的底面具有弧度。
所述帽沿弯折为弧形。
所述帽沿以轴心对称的两边向下弯折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法青,未经尹法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4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微型摄像设备的电池仓
- 下一篇:一种人字坡屋顶用防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