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02635.0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渊华;张朋越;龚明;谢海燕;娄洪良;周军勇;张伟;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4 | 分类号: | H05B3/04;H05B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体冷端 电缆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包括外金属套管,内部设有孔道一,两端设有孔道二,外金属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电缆和冷端芯线,电缆位于孔道一内的一端伸出铜线,与冷端芯线相连接,且外包覆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外套设有锁紧装置,孔道一内的空隙部分设有绝缘填充物,电缆位于孔道二的外表面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孔道二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密封层,所述冷端芯线外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冷端芯线位于孔道一的部分外表面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金属铠装层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密封层。实现能确保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连接处的绝缘、密封效果,能保证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头,具体涉及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
背景技术
目前铠装加热器冷端结构主要采用在导线与铠装加热丝的连接处套设有四氟套管,同时外侧通过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即以四氟套管进行绝缘保护,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潮气进入,保证电性能,但是四氟材料及密封胶材料均为不耐高温材质,无法满足高温环境及长期使用的绝缘要求,绝缘性能下降,加热器会泄漏击穿损坏,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汽容易进入造成接线结点氧化,影响正常应用,也存在安全隐患,节点氧化后会在接线区域形成过压击穿或者电火花,当外界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就会出现引燃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确保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连接处的绝缘、密封效果,能保证其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包括外金属套管,所述外金属套管整体呈两端小中间大的阶梯轴结构,内部设有孔道一,所述外金属套管的两端设有孔道二,所述孔道一与孔道二贯通且同心,所述孔道一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道二的直径,所述外金属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电缆和冷端芯线,且所述电缆位于所述孔道一内的一端伸出铜线,所述铜线与冷端芯线相连接,且所述铜线和冷端芯线外包覆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外套设有锁紧装置,所述孔道一内的空隙部分设有绝缘填充物,所述电缆位于所述孔道二的外表面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孔道二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所述电缆交融为一体,所述外金属套管设有电缆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弹簧外管,所述冷端芯线外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冷端芯线位于孔道一的部分外表面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金属铠装层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冷端芯线交融为一体,所述冷端芯线位于所述孔道二的部分与所述金属铠装层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绝缘层,所述冷端芯线位于所述外金属套管之外的部分与所述金属铠装层之间的空隙部分设有绝缘层。
作为优先的,所述密封层为有机硅胶,所述绝缘填充物为氧化镁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电缆一端伸出的铜线与冷端芯线连接处包覆有绝缘套管,在绝缘套管外套设有锁紧装置,在锁紧装置外设有氧化镁粉起到绝缘,在外金属套管的两端采用有机硅胶密封,且在有机硅胶与电缆或冷端芯线的接触处设有护套,对电缆或冷端芯线的外表面起到保护,可以在高温下长期使用,而保证电性能良好,解决了目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连接处在高温环境下易被击穿,出现烧坏现象;实现了目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连接处能长期使用,而不出现降低绝缘性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金属套管,101-孔道一,102-孔道二,2-电缆,21-铜线,3-冷端芯线,4-绝缘套管,5-锁紧装置,6-绝缘填充物,7-护套,8-弹簧外管,9-密封层,10-金属铠装层,1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2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脉冲布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翼展开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