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及具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2273.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贵;胡键键;侯宇泽;孙敏;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围板 隔音 安装 结构 车辆 | ||
一种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及具其的车辆,该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及隔音件,隔音件贴合在前围板上,且其形状与前围板的形状相适应,前围板上设有转向柱安装孔及第一螺柱,第一螺柱设置在转向柱安装孔的下方,且靠近转向柱安装孔的位置,隔音件上设有转向柱过孔及第一限位孔,转向柱过孔的形状及位置与转向柱安装孔及位置相适应,第一限位孔套设在第一螺柱上,前围板隔音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套设在第一螺柱上,并将隔音件压紧在所述前围板上。该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可显著提升车辆的NVH性能且可避免隔音件与转向柱的干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围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生活水平的发展,用户对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车辆的前围板是阻隔发动机机舱噪音进入车厢的主要元件。现有技术中,多通过改善前围板的结构和材料来提升车辆整体的NVH性能,其中,在前围板上加装隔音件是提高隔音的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机舱中有很多线路和元件,如转向柱,必须通过在前围板上开设的通孔伸入车厢内。转向柱通过前围板上的转向柱安装孔与车厢内的其他元件实现连接,但是机舱内的噪音会通过转向柱安装孔进入车厢内,进而降低加装隔音件的前围板的隔音效果。另外,目前使用的隔音件多为柔性材质的隔音件,隔音件整体会因为重力作用向下滑移,当隔音件安装到前围板上时,在转向柱安装孔的位置,隔音件会向转向柱的方向滑移,导致隔音件与转向柱发生干涉,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上述隔音件与转向柱的干涉的问题,会选择切除转向柱凹槽处的隔音件,但是,这种方式会降低车辆整体NVH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可显著提升车辆的NVH性能且可避免隔音件与转向柱的干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前围板及隔音件,所述隔音件贴合在所述前围板上,且其形状与所述前围板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前围板上设有转向柱安装孔及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设置在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下方,且靠近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位置,所述隔音件上设有转向柱过孔及第一限位孔,所述转向柱过孔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形状及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一限位孔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柱上,所述前围板隔音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柱上,并将所述隔音件压紧在所述前围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柱的直径,当所述隔音件安装于所述前围板上时,所述第一限位孔在靠近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螺柱紧贴,在远离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螺柱之间设有安装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一螺柱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当所述隔音件安装于所述前围板上时,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螺柱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的内圆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柱卡接的倒刺。
进一步地,所述前围板还形成有转向柱凹槽,所述隔音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向柱凹槽形状相适应的鼓包,所述转向柱过孔形成于所述鼓包的底部,当所述隔音件设置于所述前围板上时,所述鼓包伸入所述转向柱凹槽内。
进一步地,当所述隔音件安装于所述前围板上时,所述转向柱过孔远离所述第一螺柱一侧的边缘与该侧的所述转向柱安装孔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向柱过孔靠近所述第一螺柱一侧的边缘与该侧的所述转向柱安装孔边缘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围板隔音件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柱、第二限位孔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二螺柱形成于所述转向柱凹槽附近的所述前围板上,且位于所述转向柱凹槽远离所述第一螺柱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孔形成于所述隔音件上,所述第二限位孔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柱的外侧,所述第二卡扣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柱上,并将所述隔音件压紧在所述前围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2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