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01082.7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秦广琦;甄长富;秦鹏程;严康;任声开;陈明广;秦广艳;甄芹芹;邢婉莹;秦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丰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桩孔 偏斜 定位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涉及桩孔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外部方形框架,所述外部方形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环形框架,所述外部方形框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卡扣。该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通过在桩孔的上方和内部分别设置有内部环形框架、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能够拉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内部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对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能够根据深度的不同对桩孔进行相应精度的辅助定位,此外,再利用在第二固定环的底部规定安装有定位夹头,能够对桩孔的大小进行高精度的辅助定位,提高了装置开挖桩孔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孔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孔桩的优点是无振动、噪音小等,桩孔开挖主要有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两种方法,人工挖孔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黏土、粉质黏土、含少量砂、砂卵石、砾石的黏土等较好土质中,机械开挖的效率高,但开挖出的桩孔精度较低,人工开挖的精度很高,但人工挖孔桩开挖施工主要依靠人工在有限空间内施工,施工的工程量大,难度高。
现有人工对桩孔进行开挖时常使用垂直的钢条对桩孔进行辅助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会因为人工的原因产生误差,且定位辅助所消耗的工程量大,此外,在人工进行开挖时,由于开挖桩孔深度的不同,需要实时定位辅助的装置进行移动,多次移动会导致辅助定位装置的位置产生偏差,对开挖出桩孔的精度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开发研究了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外部方形框架,所述外部方形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环形框架,所述外部方形框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卡扣,所述内部环形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用于对第二固定环进行移动的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夹头,所述螺纹卡扣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支杆,所述螺纹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螺纹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螺纹支杆的外部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卡扣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支杆相适配的螺纹,且螺纹卡扣的数量有四个,分别位于外部方形框架的四个侧面的正中心。
可选的,所述第二移动轮和第一移动轮的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外侧,且第二移动轮和第一移动轮的外侧都与桩孔的内壁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定位夹头的底端为弧形,定位夹头的材质为钢材,且定位夹头的外侧紧贴在桩孔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部环形框架和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的底部和第二固定环的顶部,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可自由伸缩。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且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半径大小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桩孔偏斜的定位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丰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丰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1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