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塑模内贴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0526.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邓;王双方;潘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6 | 分类号: | B29C51/26;B29C5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迪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1 | 代理人: | 朱海晓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塑模内 贴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塑模内贴标签,包括依次相互粘合的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以及贴合层,所述贴合层远离印刷层的一侧与瓶体/注塑件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以及贴合层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贴合层的一侧于每个透气孔的外周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通过击凸形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模内贴标签可解决抓取时容易吸附多张标签,造成的标签叠张问题;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中标签与塑料瓶贴合后容易产生气泡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吸塑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塑模内贴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模内贴标签得到广泛的应用。即在吹塑、注塑前把已经印刷好的模内贴放进吹塑或注塑的模具内,经过模内高温、高压的作用使模内贴同瓶体或注塑件表面熔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成的包装容器。使用模内贴标签容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标签和瓶体在同一个表面上,感觉标签彩色图文如同直接印刷在瓶体表面一般。
现有技术中的模内贴标签方法是通过真空负压或静电吸附的方吸附标签膜,并通过机械手将模内标签自动送入塑料包装容器模腔内,贴附在对应的塑料包装容器的外壁,通过热熔合将标签粘贴在塑料包装容器的表面,采用机器化自动贴膜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将标签逐张粘贴于塑料包装容器外壁的方式。
然而采用上述模内贴标签的方法通常需要将一摞待贴标签堆叠放置,在堆放时由于重力及将膜标签之间的空气挤出,同时由于静电吸附的作用,表面平整光滑的标签之间的容易发生粘合,导致标签粘结在一起,采用自动化机械抓取时,很难保证每次只抓取一张标签,容易形成重叠标签。此外,由于标签和塑料包装容器在贴合过程中形成了密闭腔,贴合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气泡,导致废品或需要后续刺穿气泡的工艺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塑模内贴标签,这种模内贴标签可解决抓取时容易吸附多张标签,造成的标签叠张问题;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中标签与塑料瓶贴合后容易产生气泡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吸塑模内贴标签,包括依次相互粘合的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以及贴合层,所述贴合层远离印刷层的一侧与瓶体/注塑件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以及贴合层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贴合层的一侧于每个透气孔的外周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通过击凸形成;
所述贴合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纵向设置的凸齿,所述凸齿之间凹陷处形成两端开口的凹槽,所述透气孔远离透明保护层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连通,每个所述凹槽均对应一个透气孔,每个所述透气孔外周的凸台均位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分布于印刷层的印刷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层为通过油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在透明保护层上而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材料为BOPP,所述贴合层的材质为OPP。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具有所述印刷层的透明保护层一侧与贴合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为耐高温的胶水制成,所述耐高温的标准为可耐大于50℃以上的高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与贴合层之间的七彩膜层,所述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七彩膜层以及贴合层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层为通过感温变色油墨将图案或文字印刷在透明保护层上而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保护层远离贴合层的一侧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所述聚氨酯发泡层、透明保护层、印刷层以及贴合层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同一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个数为若干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