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式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0308.1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朝泽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李天雄 |
地址: | 5646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其面罩与出雾管之间通过弯管连接,从而可以保持雾化杯的开口基本在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雾化效果、防止呛药、药液倾倒;包括面罩,面罩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连接管头,面罩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连接管头与弯管的弯管部分插接连通,弯管远离弯管部分一端与出雾管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另一端与雾化杯内部的雾化内腔连通,且出雾管此端固定在雾化杯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弯管连接面罩和出雾管,从而在使用时可以保证雾化杯的开口端始终处于几乎竖直方向上,从而防止呛药、药液倾倒。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气流穿过的药液深度在设计范围内,以防止呛药,且保证雾化气流中药液颗粒的数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医疗器械,其主要通过气流将药液雾化后输入口腔,从而实现对口腔、咽喉、气管等部位治疗,目前这种方式的疗效以及效率已经广受认可。
目前的雾化器主要是将雾化杯接入输气装置(气泵),雾化杯内盛装用于雾化的药液,气流从药液中喷出,从而使得气流将药液雾化后携带药液通过出雾口进入面罩,面罩站在嘴外或嘴及鼻子外,从而通过呼吸将雾化后的药液颗粒输入内粘膜以达到快速给药的目的。
但是发明人在长期工作中发现:目前的雾化器中,出雾管一般采用支管和面罩进行连通。但是在病人平躺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雾化杯向下倾斜,造成气流部分无法通过药液或药液倾倒,从而严重影响使用,更有甚者也要进入出雾管内流入面罩造成患者呛药。
因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其面罩与出雾管之间通过弯管连接,从而可以保持雾化杯的开口基本在竖直方向上,从而保证雾化效果、防止呛药、药液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式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式雾化器,包括雾化杯、弯管、面罩,所述面罩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排气孔、连接管头,面罩面向人脸的一侧为内罩,所述连接管头与弯管的弯管部分插接连通,弯管远离弯管部分一端与出雾管一端插接连通;出雾管另一端与雾化杯内部的雾化内腔连通,且出雾管此端固定在雾化杯上。
优选地,雾化内腔底部通过雾化杯底密封,雾化杯底外部固定有进气管头,进气管头用于和外部输气装置的排气端连通;雾化杯底内部与进气锥柱底部连接固定,进气锥柱内部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有下至上之间逐渐变小;进气通道与进气管头连通;
所述进气锥柱插装入阻气罩的阻气内罩中,且阻气内罩的内壁与进气锥柱的外壁之间构成排气间隙;所述阻气罩位于阻气内罩顶部为阻气端,阻气端与进气通道顶部正对;雾化内腔内盛装有用于雾化的药液。
优选地,所述阻气罩底部设置有排气缺槽。
优选地,所述阻气罩顶部固定有螺纹筒,且阻气罩顶部设置有导流斜面、侧面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与导流斜面最低端连通,导流斜面顶部与螺纹筒的螺纹内筒底部连通,且螺纹内筒底部对应的螺纹筒上还设置有排液缺槽;
所述阻气罩卡装入升降滑槽内,且阻气罩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所述阻气罩与升降滑槽之间不可圆周转动、可在螺纹筒轴向上移动装配;
所述升降滑槽设置在固定架上,且固定架上还设置有连通环槽、固定边缘,固定边缘设置在连通环槽两端,且所述连通环槽用于将位于连通环槽处的雾化内腔与出雾管连通;
所述固定边缘与雾化内腔的内壁装配固定或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架顶部安装有密封盘,密封盘外边缘与雾化内腔内壁密封装配、固定,且密封盘上方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连接盘部分、环体部分,所述连接盘部分固定在环体部分内侧,且环体部分内侧还设置有内卡齿,内卡齿与环体部分构成内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朝泽,未经杨朝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