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及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00042.0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马铁球;安宏鹏;黄鑫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H04M1/02;G06F21/3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按键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及电子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识别指纹信息,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线路板,线路板具有第一导向孔;导向柱,用于对线路板进行导向,导向柱穿设于第一导向孔,并用于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沿平行于导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行程;物理按键,设置于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路径上,并配置成当指纹识别模组沿第一方向滑动时能够按下物理按键,由于采用了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来限定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行程,无需设置限位钢片并在钢片上开槽,在满足了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指纹识别按键的厚度,在按压方向上的厚度较薄,节省了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的整机结构设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外观审美的提升,轻薄化设计成为手机设计的主流,为了节省手机面板的表面空间,指纹识别模组与物理按键功能二合一的指纹识别按键方案应运而生,其原理是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物理按键的上方,使用时通过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来带动物理按键的按压;由于需要预留物理按键的按压行程,同时又要防止其与手机分离,指纹识别模组在按压方向上不能固定死,但又需要设置有限位。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手机外壳上固定设置一个凸出的插片,将指纹识别模组贴设于限位钢片上,限位钢片中部开槽以形成上、下限位,可分别与插片抵接实现限位,通过按压指纹识别模组推动钢片运动进而按压物理按键;这种设计虽然满足了使用需求,但其使用材料较多,且在按压方向上的厚度较厚,挤占了手机内部空间,不利于手机整机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及电子装置,能够节省内部空间,便于整机结构设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包括:
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识别指纹信息,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线路板,线路板具有第一导向孔;
导向柱,用于对线路板进行导向,导向柱穿设于第一导向孔,并用于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沿平行于导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行程,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方向;
物理按键,设置于指纹识别模组的滑动路径上,并配置成当指纹识别模组沿第一方向滑动时能够按下物理按键。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增强板,贴附于线路板的面向物理按键的表面,增强板具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的孔轴线与第一导向孔的孔轴线重合,且导向柱穿设于第一导向孔及第二导向孔。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导向孔的周壁与第一导向孔的周壁连续。
根据一些实施例,沿第一方向,第一导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或
沿第一方向,第一导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且第二导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导向柱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凸出于导向柱的外壁,限位部配置成可阻止第一导向孔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滑出导向柱。
根据一些实施例,限位部为环形,且环绕导向柱布置,第一导向孔为圆孔,限位部的外壁直径大于第一导向孔的孔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沿第一方向,限位部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限位部具有背离线路板的第一端面,及朝向线路板的第二端面;
导向柱还具有由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延伸的补偿切缝,补偿切缝将导向柱分割为两个悬臂,并配置成当悬臂受到朝向补偿切缝的压力时,两个悬臂互相靠近以使得限位部可穿过第一导向孔。
根据一些实施例,限位部具有背离线路板的第一端面,及朝向线路板的第二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能力好的建筑用组合钢构件
- 下一篇:一种抓斗系统及工程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