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98286.X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新;杜建刚;李振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龙海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10 | 分类号: | B21C47/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孟会贤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自动 收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左侧固接有支架,所述线圈的外侧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两个竖板,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往复组件。该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通过线圈、托架和固定组件的作用,使得铜线在缠绕前其一端可固定在线圈上,避免固定不牢导致铜线缠绕收卷时不紧致的现象,避免线圈空转和铜线之间相互缠绕,通过传动组件、第二电机、链条和往复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随着线圈对铜线的收卷,进而使得铜线在收卷时布线更加均匀整齐,不易打结,大大增大缠绕量,且两个线圈同时收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
背景技术
铜线是一种金属材料,生活中,常使用铜线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且铜线的收放需用到收线机,收线机是和拉丝机配套使用的,变成理想的丝径后,把线收起来的一种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无法使得铜线在缠绕前其一端可固定在线圈上,容易因固定不牢导致铜线缠绕收卷时不紧致的现象,使得线圈空转和铜线之间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且不可随着线圈对铜线的收卷带动铜线做线圈轴线垂直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得铜线在收卷时布线不够均匀整齐,容易打结,大大减小缠绕量,降低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为人们使用带来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无法使得铜线在缠绕前其一端可固定在线圈上,容易因固定不牢导致铜线缠绕收卷时不紧致的现象,使得线圈空转和铜线之间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且不可随着线圈对铜线的收卷带动铜线做线圈轴线垂直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得铜线在收卷时布线不够均匀整齐,容易打结,大大减小缠绕量,降低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为人们使用带来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双盘自动收线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左侧固接有支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正面设有传动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间隙配合有线圈,所述线圈的正面固接有第一槽轮,所述线圈的外侧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两个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正面上下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通过链条转动相连,所述位于上方的销轴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横板的顶部设有往复组件。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第二槽轮和皮带,所述第二齿轮的正面固接有第二槽轮,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在一起,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齿轮的正面与支架转动相连,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内端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槽轮的外壁与第一槽轮的外壁通过皮带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凹槽、盖板和螺栓,所述凹槽加工于线圈的外端,所述凹槽的内壁外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盖板的外端上方通过螺栓与线圈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滑块、横杆、圆环、竖杆和凸块、卡销和卡杆,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横板的顶部间隙配合,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固接有圆环,所述横杆的顶部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上方转动连接有凸块,位于右侧的所述凸块的下方设有卡销,所述卡销的底部与链条的顶部右侧固接在一起,所述凸块外端均设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部与横板的顶部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横板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杆关于横板中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龙海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龙海特种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8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