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7843.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贤;蔡中朋;叶秋萍;王迪;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量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胡少林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模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模板相远离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加强板,且所述螺纹杆两端贯穿加强板,所述模板包括基板、耐磨层、玻璃纤维层,所述耐磨层与玻璃纤维层分别设于基板两侧,所述基板上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设有加强杆,该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提高了模板的受力强度,且不会损伤模板,使得模板可以多次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和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和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现有的建筑地基梁,多采用两边的模板固定呈一个方形槽状结构,用于向其内部浇筑混凝土,而模板多采用木层粘合压制而成,模板为了达到稳定的方形槽状效果,其上端均匀用各种横担拼接后用钉子固定,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第一,模板整体采用木层粘合压制而成,其强度不是特别理想,第二,采用横担与钉子配合固定两侧的模板,拆模后,模板上会留下很多钉孔,很难作为下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提高了模板的受力强度,且不会损伤模板,使得模板可以多次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模板相远离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加强板,且所述螺纹杆两端贯穿加强板,所述模板包括基板、耐磨层、玻璃纤维层,所述耐磨层与玻璃纤维层分别设于基板两侧,所述基板上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两侧设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上对称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上与螺纹杆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一端连接有转把,且所述转把设于加强板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外侧套设有套管,且所述套管设于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螺纹杆、螺纹管、螺纹孔等结构,驱动模板相互靠近,提高了调节的方便性;
2、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强板等结构,提高了模板的受力强度,且在调节时增大模板的受力面积,避免模板点受力,从而避免损伤模板;
3、通过设置整体的结构,避免对模板造成损伤,从而使模板可以多次利用;
4、通过设置耐磨层、加强杆、玻璃纤维层,进一步提高了模板的强度,减少模板的磨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装置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量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量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7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通式圆孔导丝孔深腔焊劈刀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生产用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