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下睑缘压力测量的简易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697364.4 申请日: 2019-10-11
公开(公告)号: CN211324944U 公开(公告)日: 2020-08-25
发明(设计)人: 王大虎;刘新泉;朱华英;董志国;洪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分类号: A61B3/10 分类号: A61B3/10
代理公司: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代理人: 潘诗孟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下睑缘 压力 测量 简易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睑缘压力测量的简易装置,由精密数字压力计、主管道、调节管道、针筒、医用硅胶探头及连接头组成,主管道上设一接口与调节管道的一端连接;调节管道的另一端和针筒连接;调节管道上具有一可密封管腔的管道夹;所述的精密数字压力计的规格参数为:各档量程为±13.79kPa,准确度为±0.03%FS,显示单位包括inH2O、cmH2O、ftH2O、ozin2、psi、bar、mbar、kPa、inHg、mmHg和Kg/cm2;该精密数字压力计配置有液晶数字显示器。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压传导原理,通过测量下睑缘对眼球表面的压力来间接地反映眼睑的张力,方法简便,结构简单经济,操作损伤小,可为将来眼睑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下睑缘压力测量的简易装置;该测量仪可用于下睑缘压力的测量,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可为部分眼表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背景技术

眼睑压力是指眼睑对角膜和结膜施加的压力或张力,这个概念1869年由Snellen首次提出。[1]关于眼睑压力的检测,有很多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检测方法。[2-11]其中,King和Martin等[2,3]都采用肌电图的方法测量了眨眼时的肌肉张力;Vihlen、Ehrmann和Francis等[4-6]通过在眼球静止位置时测量水平拉开眼睑的阻力来间接地测量眼睑的张力;Farbowitz等[7]通过缝在上睑中央位置的应力计来测量眨眼时的眼睑压力变化;Yamamoto和Sakai等[8,9]使用眼缘压力计(硅胶覆盖的直径约10mm、厚约0.4mm的压力传感器)测量睑缘压力。另外,我们国内张兴儒教授团队[10,11]实用新型了用于测量下睑中央压力的下睑缘压力检测仪(液压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眼睑压力可能与一些眼部疾病有关,比如:角膜散光、干眼、结膜松弛症(摩擦力)、睑刷上皮病(LWE)、眼睑痉挛及其他眼病等。[12-24]自从Snellen提出了眼睑压力可以改变角膜的形状以后,很多文献报道眼睑张力或压力可能与角膜散光的发生有关。[12-14]Holden等[15]认为佩戴隐形眼镜相关的上方角膜上皮的弧形损伤(Superiorepithelial arcuate lesions,SEALs)可能与上睑向内压力引起角膜的摩擦力、剪切力有关。Cher等[16]认为眨眼相关的微损伤,如上方角膜缘型角结膜炎、丝状角膜炎、眼睑痉挛、接触镜相关的损伤等,可能与眼睑的机械作用有关。Murube[17]认为对眼睑的压力或摩擦力会使结膜松弛。Yamaguchi等[18]报道干眼患者的上、下眼睑压力明显高于健康人,多元相关分析表明:下眼表染色评分与下眼睑的压力强相关,下眼睑压力与下LWE的分级显著相关。Yamamoto等[8]使用眼缘压力计测量睑缘压力,研究结果显示总共79眼中有41眼(51.9%)检测到下LWE,LWE 3级眼的睑缘压力(27.9±2.8mmHg)明显高于LWE 0级眼(19.7±1.3mmHg;P0.05),认为较高的睑缘压力(增大的摩擦力)可能是导致下LWE发生或加重的原因之一。Sakai等[9]也使用睑缘压力计测量睑缘压力,研究结果显示上睑的平均压力为16.95±6.08mmHg,下睑的平均压力为16.11±7.27mmHg,49岁以下受试者的眼睑压力值明显高于50岁以上受试者的眼睑压力,认为上、下眼睑的压力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国内张兴儒等[10,11]使用下睑缘压力检测仪测量了20例健康受试者(20至39岁)下睑中央的压力分别为445.28±121.17Pa和458.65±127.15Pa,并通过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减弱下睑缘对球结膜的推压力,对主要由下睑缘张力过高所引起的结膜松弛症的治疗有效,故认为下睑缘张力高可能是结膜松弛症易发因子之一。[19,20]Namiguchi等[21]通过睑缘压力计测量良性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上、下眼睑压力(上睑平均眼压为35.3±7.0mmHg,下睑平均眼压为37.8±6.6mmHg)明显高于正常人(上睑平均眼压为31.0±6.8mmHg,下睑为29.9±6.5mmHg)。此外,Kim等[22]也用睑缘压力计测量鼻泪管功能性阻塞(functional nasolacrimal ductobstruction,FNLDO)患者的眼睑压力,结果显示插入硅胶管的FNLDO的眼睑压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此外使用硅胶插管治疗FNLDO的成功率为69.4%(25眼/36眼),手术成功组的眼睑压力高于失败组(P=0.08),认为眼睑压力可能是硅胶插管治疗FNLDO成功结果的预测因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7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