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96369.5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罗兴梅;武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晋圣智 |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护理 移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开口,且支撑筒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座,且顶座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挂钩,所述支撑筒外壁的底端固定有三个水平设置的支撑件,且支撑件底部外壁远离支撑筒的一侧固定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撑杆和支撑筒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快速升降顶座以进行输液瓶的放置和卸下,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且顶座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成转动连接,可避免旋转支撑杆的过程中造成输液管的缠绕,也可使输液瓶随着患者移动发生转动防止输液管被扯开,从而增强该护理移动支架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输液,一般使用的输液瓶外部包裹有编织的套筒,并通过套筒顶部的挂环挂设在支架顶部的挂钩上进行使用,但由于挂钩的位置往往较高,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开口,且支撑筒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座,且顶座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挂钩,所述支撑筒外壁的底端固定有三个水平设置的支撑件,且支撑件底部外壁远离支撑筒的一侧固定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外壁的顶端固定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顶座底部外壁与挂钩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固定筒,且挂钩设置于固定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多个环状结构的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的内径随着高度下降而增大。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外壁的一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座椅板,且座椅板靠近支撑筒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弧形结构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支撑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的支撑筒和支撑杆构成护理支架,通过支撑筒底部的移动轮进行移动,在支撑杆顶部的顶座上设置有挂钩,从而可通过支撑杆和支撑筒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快速升降顶座以进行输液瓶的放置和卸下,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且顶座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成转动连接,可避免旋转支撑杆的过程中造成输液管的缠绕,也可使输液瓶随着患者移动发生转动防止输液管被扯开,从而增强该护理移动支架的使用效果。
2、装置在顶座底部与挂钩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筒,挂钩设置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环状结构的限位部,限位部的内径随着高度下降而变大,以在悬挂输液瓶后,将连接管降下以利用不同内径的限位部与输液瓶的顶端套接,从而可避免输液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幅度大的晃动,以增强装置在输液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3、进一步的,装置在支撑筒的外部利用弧形结构的连接件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座椅板,在患者带着护理支架一起移动的过程中,患者可利用座椅板进行休息或应对突发病症情况,以提高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顶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未经刘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临床用喂药器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咬骨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