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掘进用钻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96068.2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旭光;张飞;高雄;赵利东;朱晓庆;孙江鑫;赵跃文;张敏敏;杜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甫旭光 |
| 主分类号: | E21B10/44 | 分类号: | E21B10/44;E21B17/07 |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云峰 |
| 地址: | 037003 山西省大同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掘进 钻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装置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矿掘进用钻头装置,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顶部连接有钻头,当钻杆转动时,一方面有轴承支撑着钻杆的位置,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套筒套接钻杆,当钻杆抖动时会带动套筒一起晃动,套筒晃动带动三角框晃动,三角框无论朝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会产生对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的作用力,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受力后会迅速的恢复原位,从而带动三角框也恢复原位,进一步的保证了钻杆转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容易,解决了钻头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具有使钻头工作更加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装置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掘进用钻头装置。
背景技术
煤主要由碳、氮、氢、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氮、氢三者的总和占了全部有机质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和发电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按照煤炭种类的不同,可以把煤矿大致的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半无烟煤等,是我们生活生产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中,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到煤矿掘进机来进行开采,掘进钻头一般都安装在煤矿掘进机的输出端,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煤矿掘进机在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能够最大效率的进行煤矿掘进,比如,煤矿掘进机的钻头部分在高功率工作时,经常会发生晃动,从而导致定点开采不稳定,不能够准确的作用到需要开采的点上,有时候明明瞄准了煤矿进行掘进,却钻到了石头上,损坏了钻头的同时也影响了煤矿掘进的效率,及其的不方便,再者,钻头容易抖动容易带动煤矿一起抖动,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塌方等事故,严重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能够使煤矿掘进机的钻头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高效,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用钻头装置,具备使钻头工作更加稳定的优点,解决了钻头工作时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钻头工作更加稳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掘进用钻头装置,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钻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杆的外壁左侧活动连接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钢珠,所述钢珠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左端,所述钻杆的外壁右侧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角框,所述三角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圈,所述三角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圈,所述三角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圈,所述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第一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块的内侧,所述第一卡合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卡合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卡合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卡合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壁均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中部插接有垫圈,所述螺杆的外壁左侧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在钻机的驱动装置上,钻机的驱动装置运行能够有效的通过转动杆带动钻杆和钻头旋转,从而进行煤矿的掘进工作。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顶部为金刚石材质,金刚石的硬度非常高,且不易磨损,适用于煤矿掘进的长时间工作,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损坏,减小了钻头的更换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均为椭圆形的钢圈,椭圆形的钢圈既能够稳定的固定在三角框与外壳之间,也有着异常出色的缓冲效果,可以有效的缓和钻杆转动时的抖动,从而使钻头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直径与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的直径相匹配,使第一缓冲圈、第二缓冲圈和第三缓冲圈能够固定在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甫旭光,未经皇甫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热成像测温机芯及红外热成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排气阀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