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火龙灸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94916.6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莉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李思琼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火龙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火龙灸用具,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火龙灸操作时,施灸温度无法精确监控、存在烫伤患者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矩形框、衬垫、温度探测器及显示装置;所述矩形框由一个固定板及三个柔性阻燃材料制成的活动板围拢而成,所述衬垫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温度探测器与显示装置电性连接,将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火龙灸用具。
背景技术
火龙灸是在人体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施以隔物灸,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阳气,达到防病治病、抗衰老的一种灸法。火龙灸在操作时,需要充分暴露背部,沿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均匀铺一层中药粉,盖上桑皮纸,其上铺一层宽厚2厘米左右的生姜蓉,再铺一长条蕲艾绒,同时点燃“头、身、尾”三处艾绒,其燃烧后状如一条“火龙”伏于脊背,一次治疗需要更换两到三次艾绒,待艾绒全部烧尽即可,每次治疗需要2个小时左右。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火龙灸施灸时,施灸温度仅靠施灸者的经验来控制,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导致施灸温度不能准确监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人体的治疗区四周没有保护装置,燃烧的艾绒容易洒落导致患者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火龙灸操作时,施灸温度无法精确监控、存在烫伤患者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火龙灸用具,包括矩形框、衬垫、温度探测器及显示装置;所述矩形框由一个固定板及三个柔性阻燃材料制成的活动板围拢而成,所述衬垫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温度探测器与显示装置电性连接,将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为分段结构,包括两个拼接段及插销,所述拼接段开设有多组通孔,两个拼接段的重叠部分的通孔内插入插销使活动板形成拼接。
进一步,所述拼接段的底部向一侧方向延伸形成底座,两个拼接段的底座相互反向设置,使拼接后的活动板底座错开布置。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由橡胶制成,外层涂覆阻燃涂料或者贴覆阻燃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由木板或树脂制成,外层涂覆阻燃涂料或者贴覆阻燃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衬垫包括换热部及阻燃部,所述阻燃部布置于换热部的四周。
进一步,所述换热部由医用纺织物制成,所述阻燃部由阻燃布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火龙灸用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火龙灸用具,该用具根据被施灸者治疗部位、范围,实施个体化调节,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施灸的部位和范围,矩形框对治疗区域形成围护,防止燃烧的艾绒被吹落出治疗区域,避免烫伤人体;具有温度探测器与显示装置,感应监测不同区域内的治疗温度,如果温度低于治疗温度,施灸者通过添加蕲艾绒原料或者改变生姜蓉铺设厚度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既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又避免烫伤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火龙灸用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衬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莉,未经加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4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人服务管理用喂药器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种薯生产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