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2825.9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吴胜伟;韦绍宝;黄晓文;陈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南大裕华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1/00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34189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显示屏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显示屏、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卡箱、拉环、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一滑杆、卡块、固定管、固定柱、固定板和定位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车载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该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提高了车载显示屏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器主要用途有如加上车载摄像头用于倒车或用于公交,地铁、火车等上面进行广告的宣传等,现在只要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有带电视,带外音,可读SD卡,USB等功能。
汽车中有车载显示屏,但现有的车载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现象,降低了车载显示屏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车载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箱,所述卡箱的顶部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底部贯穿卡箱并延伸至卡箱的内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内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顶部与卡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右侧贯穿卡箱并延伸至卡箱的右侧,所述固定管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显示屏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箱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侧均与卡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与卡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一滑杆表面的顶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卡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第四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左侧贯穿固定管并与卡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固定柱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表面与卡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表面与卡箱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配合卡块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第四固定杆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显示屏、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卡箱、拉环、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一滑杆、卡块、固定管、固定柱、固定板和定位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车载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无法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该车载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机构,具备方便调节的优点,提高了车载显示屏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南大裕华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全南大裕华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2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