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1933.4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杨钰;吴强运;高婷婷;宋奈奈;赵安东;柳芳;张娜;吴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丽霞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所述蒸汽腔散热装置包括呈封闭结构的其内具有腔体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接触热源,顶部为翅片;所述外壳的腔体内设有相变传热介质,所述外壳的顶部为凹陷的弧形部,所述外壳的顶部与侧壁的转角处为圆弧倒角的圆弧部,所述弧形部和圆弧部形成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蒸汽腔散热装置设计M形的外壳考虑了气流的流动特征,将外壳的顶部设计为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有利于蒸汽在腔体内的流动,增加了气流与外壳的接触散热面积,进一步增加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体积高密度发展,CPU、芯片等发热设备也愈发精细。单位体积内的所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云计算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速计算所带来的散热问题进一步的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某些计算机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低,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进行更为高效的散热技术研究。
现有的蒸汽腔散热技术领域,如专利CN 101123862A, 一种蒸汽腔体散热器,其冷凝部盖体平直,蒸汽在冷凝部盖体中间汇聚,而往周边运动困难,进一步的造成中部冷凝效率低且冷凝部盖体利用不充分的现象。
又如专利CN 205005423U,相变散热机柜,其相变散热装置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底边为波纹导热板且与热空气接触,通过相变散热对热空气进行冷却。但是,由于其底边波纹导热板与热空气接触而不是与热源直接接触。引入中间空气对流散热环节,增加了热量传递过程,其散热效率远低于与热源直接接触的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到流体的流动特点,此三角形结构较为适用于导热板与高温物体面积一致的情况;当高温物体面积小于导热板时,会导致三角形顶端蒸汽堆积,冷凝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蒸汽腔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避免一些设备因过热而引起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包括呈封闭结构且具有腔体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接触热源,顶部为翅片;所述外壳的腔体内设有相变传热介质,所述外壳的顶部为凹陷的弧形部,所述外壳的顶部与侧壁的转角处为圆弧倒角的圆弧部,所述弧形部和圆弧部形成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了中间凹两边凸的M形结构,使其符合气流流动特征,有利于蒸汽在腔体内流动,增加了蒸汽与腔体的接触面积,强化散热。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为向外壳的底部缩进的倾斜弧形结构。该倾斜的弧形结构可在减小M形外壳占用空间的同时不影响冷凝液回流至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将相变传热介质自底部导流至顶部的导流组件。
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
导流管,由内凹圆弧形成的具有一通道的喇叭形管状结构;
连接杆,用于将所述导流管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使所述导流管的管口朝向顶部和底部设置;
风扇,设于所述通道内,用于将底部的气流抽向顶部。
上述方案中,为了加快气流运动速度,设有风扇使蒸汽发生强迫对流,且气流经风扇下方达到风扇上方,加快蒸汽的运动速度,提高热交换速度,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
通过设置内凹的弧形导流管,可使蒸汽向风扇汇聚后集中加速,且导流管延伸至靠近腔体边界,有利于吸收上部气流,促进循环。弧形的导流管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在外壳的侧壁上,实现弧形通道内传热。
优选的,所述风扇与导流管及外壳同轴线。
优选的,所述相变传热介质为以液汽相变化来传递热能的散热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1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
- 下一篇:一种单球排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