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1766.3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缪清;陈守辉;崔云龙;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30/10;F24S25/12;F24S25/20;F24S25/67;F24S30/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光伏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和第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支撑框架底部框体内侧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侧板,且支撑框架底部框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U型底板,所述U型底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在太阳光照强度柔和的时候,直接将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平置在支撑框架上,当太阳光照强度较强烈时,在保证光照量充足的前提下,通过高度调节组件,控制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支撑框架内,以减轻强烈太阳光的直射,有效延长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通过顶紧弹簧实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一端板体的自动上升,方便用户的调节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板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目前,太阳能光伏板是一般是整块式安装在支架上的,当太阳光照射尤为强烈的时候,不能够有效控制太阳能光伏板的接收量,长期接受大面积或高强度的太阳光照射,很容易对太阳能光伏板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具有能够有效控制太阳能光伏板接收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和第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支撑框架底部框体内侧面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侧板,且支撑框架底部框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U型底板,所述U型底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的外部设置有光伏板防护框,所述光伏板防护框底端面框体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耳板,且光伏板防护框底端面框体另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耳板,所述第一固定耳板上设置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杆、限位帽、U型耳板、顶紧弹簧和螺纹帽管,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帽,且高度调节杆的顶部设置有U型耳板,所述高度调节杆上套设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的正下方设置有螺纹帽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耳板的板体通过轴销与U型耳板顶部的板体转动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板防护框一端的两个移动轮在支撑框架底部框体两侧轨道侧板的板体上往复式移动。
优选的,所述U型底板中心的板体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杆体通过贯通孔与U型底板的板体贯穿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紧弹簧的顶部抵触在U型耳板的板体上,且顶紧弹簧的底部抵触在U型底板的板体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帽管与高度调节杆的杆体螺纹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光伏板防护框一端的两个移动轮在支撑框架底部框体两侧轨道侧板的板体上往复式移动,通过此种方式,方便第一太阳能光伏板一端板体的移动,光伏板防护框另一端的第二固定耳板的板体通过轴销与U型耳板顶部的板体转动式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另一端板体在高度调节组件顶部的转动,在太阳光照强度柔和的时候,直接将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平置在支撑框架上,当太阳光照强度较强烈时,在保证光照量充足的前提下,通过高度调节组件,控制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在支撑框架内,以减轻强烈太阳光的直射,有效延长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杆上套设有顶紧弹簧,顶紧弹簧的顶部抵触在U型耳板的板体上,且顶紧弹簧的底部抵触在U型底板的板体上,通过顶紧弹簧实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一端板体的自动上升,方便用户的调节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1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