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反光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1595.4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徐晨威;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1/14 | 分类号: | A41D31/14;A41D31/18;A41D31/32;D04B1/14;D04B1/16;D04B1/18;D04B1/10;D06M23/00;D06M11/79;D06M101/34;D06M101/3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72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反光 面料 | ||
一种透气反光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面料单元由四路纱线编织而成,每路包括四个线圈,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一路和第二路均采用40D/6F锦纶多孔丝30D氨纶丝交织,第三路和第四路均采用60S人造棉紧赛纺纱,面料本体上设有反光层。该面料在人造棉中掺入氨纶丝和锦纶,克服了人造棉自身存在的缺陷,所织出来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亲肤性和回弹性,提高穿着者的穿着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透气反光面料。
背景技术
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为了维护正常的秩序和交通警察的安全,交通警察等都穿带有反光材料的制服,这些服装上的反光带或者反光标志能够有效地警示驾驶员谨慎驾驶,提高了穿戴者的人身安全。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同时增加了安全功能。
但是除了交通警察之外的普通群体,至今还没有一款穿着舒适的服装与生产其服装的反光面料,能够在夜晚行走时增强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气反光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透气反光面料,包括多个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单元由四路纱线编织而成,每路包括四个线圈,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所述第一路和第二路均采用40D/6F锦纶多孔丝30D氨纶丝交织,所述第三路和第四路均采用60S人造棉紧赛纺纱,所述面料本体上设有反光层。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层和面料本体通过热熔胶热压复合。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层为玻璃微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路和第二路的线圈长度为20.5cm/100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路和第四路的线圈长度为18.5cm/100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该面料通过选择合理的原料和简便的编织方法,在人造棉中掺入氨纶丝和锦纶,克服了人造棉自身存在的缺陷,所编织出来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亲肤性和回弹性,提高穿着者的穿着舒适感。同时,通过在面料本体上设置反光层,能有效警示驾驶员谨慎驾驶,提高穿着者夜晚行走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料单元的一种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料本体;2、面料单元;3、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反光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设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和面料本体通过热熔胶热压复合,所述反光层为玻璃微珠,玻璃微珠会对光进行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1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内部涂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握梅花香灸刮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