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0276.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政;王金武;李涛;强磊;周小军;王涵博;戴尅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关节 外展支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包括体侧贴合固定件和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位于体侧贴合固定件的外侧、且与体侧贴合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手臂支架与体侧贴合固定件之间设有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具有多变的固定角度,可以根据治疗需要及时调节支架的外展角度,所述支具通过多个支撑板和气囊的组合结构,可以使得支具外展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实现更大范围的外展运动的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背景技术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肩袖损伤在手术后往往需要在肩关节外展支具保护下行康复锻炼,而且需要在术后康复锻炼的不同时期,调节肩关节外展支具到不同的外展角度。有些情况下,需要肩关节外展支具动力辅助患者肩关节进行外展运动。
目前临床上肩关节外展支具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往往是固定角度,无法根据治疗需要及时调节支架的外展角度;二,支具调节装置多为螺钉系统,需要额外操作者使用螺丝刀或扳手进行调节,调节难度大、效率低;三,支具调节装置多缺乏动力装置,需要操作者对抗支具本身的重量和患者胳膊的重量,操作难度大、对操作者体力提出特殊要求,而且无法实现动力辅助下肩关节外展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包括体侧贴合固定件和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位于体侧贴合固定件的外侧、且与体侧贴合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手臂支架与体侧贴合固定件之间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气囊支撑板、第二气囊支撑板和第三气囊支撑板,所述第一气囊支撑板、第二气囊支撑板和第三气囊支撑板形成Z字型且依次首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囊支撑板的自由端与手臂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气囊支撑板的自由端与体侧贴合固定件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充气装置的展开方向与手臂支架的转动方向相配合,所述第一气囊支撑板和第二气囊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支撑板和第三气囊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气囊;
所述体侧贴合固定件上还设有躯干固定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臂支架自连接端向自由端依次包括大臂支架、小臂支架和置手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臂支架与体侧贴合固定件的连接位置位于体侧贴合固定件的上部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囊支撑板的自由端与大臂支架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臂支架上还设有大臂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小臂支架上还设有小臂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囊上还设有气囊骨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囊上还设有气囊骨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时手臂支架所在的平面与人体冠状面之间的角度为-45°~90°。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体侧贴合固定件上还设有多个躯干固定带,所述多个躯干固定带在垂直轴方向上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气泵和充气管道,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充气管道与气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体侧贴合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0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板式座椅腰颈靠枕
- 下一篇:一种圈养羊用输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