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0252.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徐晨威;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4;D04B1/18;D02G3/04;D02G3/44;D02G3/3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72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针织 面料 | ||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编织形成的花型,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每路由五个线圈构成,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和第九路均采用75D涤纶低弹丝40D氨纶丝空包,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和第八路均采用40S竹棉赛络纺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涤纶低弹丝中掺入氨纶丝,弥补了涤纶低弹丝透气性和吸湿性差的缺陷,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亲肤性;通过掺入竹纤维,进一步提升了面料吸湿透气的效果,而且还具有抗菌抑菌、除螨防臭、抗紫外线和抗辐射。竹纤维与棉纤维赛络纺后,提高了竹纤维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菌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表现之一为对面料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实用性,还要求健康性,但是现有的面料一般以耐用为主,组织结构简单,缺乏有效的抗菌效果,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菌针织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抗菌针织面料,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编织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以九路为一循环,每路由五个线圈构成,所述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和第九路均为依次的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和第九路均采用75D涤纶低弹丝40D氨纶丝空包,所述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和第八路均采用40S竹棉赛络纺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路、第三路、第五路、第七路和第九路的线圈长度为12cm/50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路、第四路、第六路和第八路的线圈长度为11cm/50针。
作为优选,所述竹棉赛络纺纱中,竹纤维和棉纤维含量之比为1:1。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涤纶低弹丝中掺入氨纶丝,弥补了涤纶低弹丝透气性和吸湿性差的缺陷,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亲肤性;通过掺入竹纤维,进一步提升了面料吸湿透气的效果,而且还具有抗菌抑菌、除螨防臭、抗紫外线和抗辐射。竹纤维与棉纤维赛络纺后,提高了竹纤维的强度,且竹纤维的高含量,进一步提升了抗菌抑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表示上针盘成圈组织;“∧”表示下针筒成圈组织;“-”表示浮线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0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防尘计算机箱
- 下一篇:一种机械零配件加工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