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虹吸排污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90022.X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瑞芬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虹吸 排污 功能 水质 传感器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虹吸排污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包括上壳及下壳组成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水管及位于壳体顶部的液位开关,进水管对应设置有进水电磁阀;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下壳的底部,出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虹吸式排污管,虹吸式排污管对应设置有排污电磁阀;下壳的底部设置成一侧水平而另一侧倾斜以形成漏斗斜坡状的沉淀仓。本实用新型利用自控系统能够自动开始工作,传感器测量结束后,打开排污电磁阀以通过虹吸式排污管将集中沉淀在沉淀仓内的污泥快速彻底的排空,流通池排污时间大大缩短且排污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虹吸排污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
背景技术
水质传感器流通池用于配合水质传感器以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比如检测水中的COD、氨氮、色度、浊度、溶解氧、电导率、温度和pH等各种参数。但是,传感器长期泡在流通池里,表面会有污垢、微生物的附着,流通池底也会堆积淤泥结垢,因此需要定期清洗。而现有技术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由于堆积在底部的污垢会二次沉淀,所以必须在二次沉淀形成前就快速彻底排污,现有的设备基本都采用的是重力法排污,重力法排污的主要缺点是排污速度慢,池底污物残留量大。
彻底排污是实现流通池高精度检测的前提条件,以前都是人工清洗时才能实现有效排污。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污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对提高水质检测精度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虹吸排污功能的水质传感器流通池,包括上壳及下壳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及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液位开关,所述进水管对应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下壳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置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进口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高度;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虹吸式排污管,所述虹吸式排污管对应设置有排污电磁阀;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成一侧水平而另一侧倾斜以形成漏斗斜坡状的沉淀仓。
其中,所述虹吸式排污管包括位于进口竖管、中间横管及出口竖管,所述进口竖管与中间横管通过弯管连通,所述中间横管与出口竖管通过弯管连通,所述排污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出口竖管上,所述进口竖管对应安装在所述沉淀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的上侧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上壳的下侧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下挡板与上挡板水平错位设置并配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距以形成水流错流通道以进一步通过上挡板及下挡板提高气泡消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达到彻底排污,具体涉及如下关键结构特征以实现上述目的:
1)清洗形成的污垢会不断沉积在流通池底部,流通池底部被设计成漏斗斜坡状沉淀仓,利用污垢比重较大的原理使得污泥沉淀更加集中,有利于彻底排污;
2)由于堆积在沉淀仓底部的污垢会二次沉淀,所以必须在二次沉淀形成前就快速彻底排污,本实用新型的排污方式设计成横管加竖管的虹吸式结构布局,保证排污管满管的先决条件,可以在管道排污时迅速形成虹吸效果,彻底抽空流通池内的水样,排空的速度加快,可以彻底的解决缓慢排空造成的污物二次沉淀的结果,有效防止水样之间的交叉污染,而彻底的清洗是下一批水样进入后不被污染的保证,这对于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至关重要;
3)通过在下壳的上侧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上壳的下侧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下挡板与上挡板水平错位设置并配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距以形成水流错流通道以进一步通过上挡板及下挡板提高气泡消除效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自控系统能够自动开始工作,传感器测量结束后,打开排污电磁阀以通过虹吸式排污管快速彻底的排空流通池,流通池排污时间大大缩短且排污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瑞芬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瑞芬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0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