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反变形量的焊接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9946.8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居书瀚;郑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郑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东明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焊接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带反变形量的焊接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左右对称的待焊零件焊接时定位不够准,使待焊零件变形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板插接槽组件,所述底板上还开有相互平行且与侧板插接槽组件垂直的衬板插接槽组件,两个所述侧板插接槽组件内均插接有与底板垂直的侧板,所述衬板插接槽组件内插接有与底板垂直且穿过侧板的衬板组件,两个所述侧板间还安装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侧板和衬板组件均插接在底板上,且衬板组件位于待焊零件内,衬板组件从内侧控制待焊零件的内腔尺寸,对待焊零件的定位更准,从而可以减小待焊零件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自带反变形量的焊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焊接是制造行业中制造很多产品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到人身安全。
现有技术中某类零件为左右对称焊接件,由于焊后孔不加工,且该孔作为定位孔,同轴度的尺寸要求高,焊接形位公差要求严格,加之焊缝长度长,侧板待焊区域厚度不一,待焊区域存在爬坡焊等因素,对待焊零件的定位不准,导致待焊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变形。为此,我们迫切的需要设计制造一种可以减少待焊零件变形的焊接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反变形量的焊接定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左右对称的待焊零件焊接时定位不够准,使待焊零件变形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侧板和衬板组件均插接在底板上,且衬板组件位于待焊零件内,衬板组件从内侧控制待焊零件的内腔尺寸,对待焊零件的定位更准,从而可以减小待焊零件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反变形量的焊接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侧板插接槽组件,所述底板上还开有相互平行且与侧板插接槽组件垂直的衬板插接槽组件,两个所述侧板插接槽组件内均插接有与底板垂直的侧板,所述衬板插接槽组件内插接有与底板垂直且穿过侧板的衬板组件,两个所述侧板间还安装有锁紧机构。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工件进行焊接时,先将该装置放置到工作平台上,再将待焊零件分别放置到该装置上,使衬板组件位于待焊零件内,衬板组件从内侧控制零件的内腔尺寸,且衬板组件根据实际焊接尺寸,留有焊接反变形量,然后通过锁紧机构将待焊零件固定在该装置上,当待焊零件被固定在该装置上后,再对待焊零件施焊,对零件焊接完成后,再通过松开锁紧机构,将焊接完成后的零件从该装置上取下来即可,这样对待焊零件的定位更准,从而可以减小待焊零件的变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衬板插接槽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外衬板插接槽组件和多个相互平行的内衬板插接槽组件,多个所述内衬板插接槽组件均位于多个外衬板插接槽组件间,所述衬板组件包括多个内衬板和多个外衬板,多个所述内衬板分别安装在多个内衬板插接槽组件内,多个外衬板分别插接在多个外衬板插接槽组件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衬板插接槽组件包括左外衬板插接槽和右外衬板插接槽,所述外衬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成型为一体的外衬身和两个外衬腿,两个所述外衬腿分别插接在左外衬板插接槽内和右外衬板插接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内衬板插接槽组件包括左内衬板插接槽和右内衬板插接槽,所述内衬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成型为一体的内衬身和两个内衬腿,两个所述内衬腿分别插接在左内衬板插接槽内和右内衬板插接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侧板插接槽组件包括前侧板插接槽和后侧板插接槽,所述侧板包括从上到下相互成型为一体的侧板身和两个侧板腿,两个所述侧板腿分别插接在前侧板插接槽和后侧板插接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郑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郑飞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9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