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9828.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优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热风 循环 烘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的内侧横置有置物屉,所述置物屉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拐角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烘干箱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处分别开设有连通内侧的进气口、排气口,所述烘干箱体的内侧对应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呈阶梯状错位分布的引流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通过设置有引流结构,可以确保位于上层、中间层的物料同样可以获得均匀的热风加热烘干,提升烘干的效果,通过设置有支撑结构,在取出置物屉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置物屉的前翻,有利于物料的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
背景技术
通过通入热空气,使得热空气在烘干箱体内循环加热,对物料进行烘干,即为所指的热风循环烘箱,整个过程通过充入热风,自动烘干,计时取出即可,而现有烘箱将热风导入过程中,热风在内侧流动不够均匀,位于上层、中间位置的物料只能经过少量的热风进行烘干,不够全面,其次,取出置物抽屉过程中,抽屉容易前翻,为物料收集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的内侧横置有置物屉,所述置物屉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两侧拐角处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烘干箱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处分别开设有连通内侧的进气口、排气口,所述烘干箱体的内侧对应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呈阶梯状错位分布的引流结构。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前门,所述前门与烘干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所述前门与烘干箱体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置物屉的数量为三组,所述置物屉呈等距排布,所述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支撑结构于置物屉的下端外表面呈对称排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连接头与连接块,所述连接头位于支撑架的前方,所述连接块连接于连接头与支撑架之间,且连接块活动贯穿于支撑架的内侧,所述连接块与连接头的形状相吻合,所述连接头以及支撑架均为阶梯形状且与置物屉的下端外表面的拐角形状吻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处延伸出限位沿,所述限位沿的后端外表面抵住置物屉的前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流结构的数量为三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引流板与固定贯穿于引流板内部的转轴,所述引流板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烘干箱体的内壁之间不相接触,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出引流板的外表面,且转轴的后端插入至烘干箱体的内壁,所述转轴与烘干箱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后端设置有齿轮头,所述齿轮头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头活动插入于烘干箱体的内壁,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对应齿轮头的插入位置对应开设相吻合的齿口,所述齿轮头与齿口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通过设置有引流结构,由于引流板呈阶梯状错位排布,使得从进气口送入的热风,经过引流板进行逐级分流,以确保位于上层、中间层的物料同样可以获得均匀的热风加热烘干,提升烘干的效果,通过将转轴向前方拔出,使得齿轮头从烘干箱体的内壁分离出来,再转动引流板的位置,之后再将齿轮头重新对应的插入内壁的齿口处,即可对引流板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以确保达到合适的分流效果,确保内侧物料的均匀加热烘干效果,更为全面,通过设置有支撑结构,在取出置物屉的过程中,由于烘干箱体的内侧热量较大,将置物屉先向前方抽动,此过程中,置物屉的前端带动限位沿,使得连接头与连接块共同移动,从支撑架中抽出的连接块与连接头始终起着支撑置物屉的作用,防止置物屉的前翻,有利于物料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式热风循环烘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优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优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9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