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速器零部件机加工工装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9267.0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雷姆斯汽车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561601 贵州省六盘水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速器 零部件 加工 工装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速器零部件机加工工装夹具,包括底座,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缓速器零配件毛坯的中间位置放置在支撑架上,且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隔垫,避免缓速器零配件毛坯在加工过程中磨损,开启第一气缸,使得第二隔垫与缓速器零配件毛坯的薄弱位置接触,进而提高缓速器零配件毛坯的钢性,开启第二气缸,使得第二伸缩杆推动连接杆的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杆的一端推动夹杆的上端向缓速器零配件毛坯方向移动,且夹持机构设置为三个,利用三点定位原理,使得夹杆对缓速器零配件毛坯进行夹持,且设有第三隔垫和第四隔垫,避免损伤缓速器零配件毛坯,进而实现对加工件的夹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速器零部件机加工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缓速器是通过控制电路给定子总成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转子总成随车辆传动部分高速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反向力矩,使车辆减速,是汽车的重要零配件之一,而对缓速器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夹具,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
而现有的对缓速器夹持的夹具大多无法满足零件毛坯在数控机床上的快速定位和夹紧,因速速器的形状属于不规则形,且各个位置的薄厚程度不同,现有的夹具在进行加工时对于薄弱处无法进行支撑,需要借助其他物体进行进行支撑,使得在对零件进行加工时造成劳动工人劳动强度增大,且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速器零部件机加工工装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对缓速器毛坯件进行夹持以及对薄弱处无法支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隔垫,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周围均匀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周围且位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隔垫;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伸缩杆上端横向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上端铰接有夹杆,所述夹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夹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隔垫,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位于所述铰接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隔垫。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数量均为三个,且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气缸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架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为微型气缸。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架为高强度金属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垫与所述第二隔垫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三隔垫与所述第四隔垫均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伸缩杆之间和所述夹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均通过销杆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多个夹持机构,使得在对缓速器毛坯进行夹持时,运用三点定位进行夹紧,且设有第一气缸,对缓速器毛坯的薄弱部位进行支撑,提高零配件的钢性,使得零配件在加工时不易松动,保证加工的精度,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工件稳定,不变形、不走位;
2、本实用新型便于对缓速器毛坯进行夹持,减少加工过程中的需要多次装夹,保证了各个加工尺寸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保证缓速器整机装配准确、性能稳定、工作正常,从而延长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雷姆斯汽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雷姆斯汽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