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波让压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7527.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赖杰;刘云;王炜;高成强;张毅;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烛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波让压锚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波让压锚杆,该消波让压锚杆用于安装在围岩上,其特征在于:该消波让压锚杆包括外挡帽、杆体、挤压套、支承罩和注浆帽;所述围岩上设有杆体安装孔,且所述注浆帽固定设置在所述杆体安装孔内;所述杆体具有S形内杆段和外直杆段;所述S形内杆段位于所述杆体安装孔内,该S形内杆段内端与所述注浆帽固接;所述支承罩包括罩体和设于该罩体周向边缘的围岩外挡,该外直杆段向外穿出所述罩体后依次连接挤压套和外挡帽;该挤压套外端与外挡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杆体安装孔内底部设有消波空腔。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同时兼具让压、消波和减震等特性,能够允许围岩土变形且同时能够利用空气的消波减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的边坡抗震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波让压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是一种常见的岩土工程支护结构,常用于边坡、基坑及隧道工程中,通过粘结锚固作用使松散的围岩形成整体,发挥围岩本身的承载能力。
而普通锚杆本身有一定的承载允许变形值,在遭遇较小围岩变形时,能够有效的对围岩产生支护作用,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但遭遇荷载较强时(如遭遇强地震、爆破作用时)则围岩及锚杆变形较大,当超过锚杆的承载允许变形值时,普通锚杆发生破坏,结构失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亟需一种变形能力更强的让压锚杆,能够有效避免地震或爆破荷载作用诱发围岩大变形导致锚杆的失稳破坏,克服普通锚杆的不足,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
经检索发现已公开的申请号201710724745.0和201710349322.5等与本申请相关专利,但这些项专利涉及的锚杆只有让压作用,无消波作用,抗震能力还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中一个或者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波让压锚杆,同时兼具让压、消波和减震等特性,能够允许围岩土变形且同时能够利用空气的消波减震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波让压锚杆,该消波让压锚杆用于安装在围岩(7)上,其特征在于:该消波让压锚杆包括外挡帽(1)、杆体(2)、挤压套(3)、支承罩(4)和注浆帽(5);所述围岩(7)上设有杆体安装孔(7-1),且所述注浆帽(5)固定设置在所述杆体安装孔(7-1)内;所述杆体(2)具有S形内杆段(2-1)和外直杆段(2-2);所述S形内杆段(2-1)位于所述杆体安装孔(7-1)内,该S形内杆段(2-1)内端与所述注浆帽(5)固定连接;所述支承罩(4)包括罩体(4-1)和设于该罩体(4-1)周向边缘的围岩外挡(4-2),该罩体(4-1)中心设有外直杆段穿孔(4-3),该外直杆段(2-2)向外穿出所述外直杆段穿孔(4-3)后依次连接挤压套(3)和外挡帽(1);所述挤压套(3)与外直杆段(2-2)过盈配合,该外挡帽(1)与外直杆段(2-2)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套(3)内端与所述罩体(4-1)外壁相抵,该挤压套(3)外端与外挡帽(1)之间具有间隙(a);所述杆体安装孔(7-1)内底部设有消波空腔(6)。
优选地,所述外挡帽(1)采用螺母,该螺母与该外直杆段(2-2)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消波的原理,依靠消波空腔7来降低地震对围岩,降低地震作用下围岩的变形;
第二,本实用新型利用S形内杆段,在地震作用时,该处S形内杆段受拉变直,让围岩发生额外的变形,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岩体的变形能,降低了本实用新型锚杆的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7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