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6491.4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闫振豪;魏永长;张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精细 控制 双轨 鼠标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在该鼠标上食指与大拇指分别控制轨迹球,其余三指控制对应按键;有别于传统的光学鼠标,该鼠标的方向是由大拇指和食指所在的两个轨迹球上进行控制,由大拇指和食指滚动轨迹球控制鼠标的走向;其余三指的手指指头处设按键和滑轮控制;由拱形的圆柱鼠标体支撑手掌,更符合人体手握时的受力和支撑;在不规则鼠标体上设有手部支撑板,上面开有通风口,方便长时间手握鼠标时的散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光学鼠标长期移动导致的腕关节酸痛问题,利用三键代替原有二键控制,利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轨迹球代替光学传感器,更能快速、精密的操控光标进行各种办公与工程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鼠标多为光电滑动式,形状大小基本相似,拱形结构上包含由右手食指与中指控制的两个按键和由两指之间的滑轮,其中随着市场要求的提高,多数产品也加入了1-2个自编程按键进行补充操作。
故传统的光电式鼠标主要依靠两根手指,其余的三指基本空闲,按键数目相对较少,控制过程过于单一,长期使用容易造成指关节和腕关节酸痛、五指不灵活、并造成鼠标手的不自觉习惯,影响个人形象与发展。传统的轨迹球鼠标会出现长时间使用鼠标会导致手指“卡顿”的现象,原因是长时间一根手指进行光标控制,可能导致手指在同一方向多次运动,导致手指短期麻木或抽搐现象,并且大拇指或者食指在手掌位置固定的情况下,所能实现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有各自灵活的方向,同时也有不太灵活区域,尤其是长时间进行某一固定方向的移动时,更容易导致手指痉挛,影响手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精细电脑光标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长期使用导致关节酸痛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次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控制装置,该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包括:适合人体手部握力的不规则鼠标体、由大拇指和食指控制的轨迹球1号和轨迹球2号、由中指控制的中指滚轮、由其他三指指头控制的按键和用来支撑手掌和透气的手部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适合人体手部抓握不规则鼠标体上设置由大拇指控制的轨迹球凹槽和由食指控制的轨迹球凹槽、由中指控制的滚轮凹槽和与其他三指手指宽度相对应的手指凹槽,并在相应的手指凹槽中设置按键凹槽。
优选的,在所述轨迹球凹槽设置由大拇指和食指操纵的轨迹球1号和轨迹球2号,在中指滚轮凹槽中设置中指滚轮,在其余三指凹槽中分别设置位于中指指头处的中指按键、在无名指指头处的无名指按键和小拇指指头处的小拇指按键。
优选的,所述不规则鼠标体底端呈水平状。
优选的,所述的不规则鼠标体的支持表面根据人体握力时所呈现的手掌握持态设置。
优选的,在不规则鼠标体上的手部支撑板上开通通风口。
优选的,轨迹球的表层应进行金属喷涂。
优选的,不规则鼠标体的底端采用摩擦材料。
更优选地,所选用的摩擦材料为增强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
相比起原有的光学鼠标、滚球鼠标或者是单轨迹球鼠标,手掌时刻保持半扁状或者某根特定手指长期从事单一活动,长期使用会导致手腕和手指关节酸痛,本实用新型适合精细控制的双轨迹球鼠标本体,可以实现不移动手腕,由大拇指和食指两指进行电脑光标箭头的控制,只需食指与大拇指缓缓滚动轨迹球,即可实现轨迹球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6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子开关
- 下一篇:一种可视网络寻呼话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