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判断交流电器设备工作状态输出信号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818.4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璟;杜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交流 电器设备 工作 状态 输出 信号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判断交流电器设备工作状态输出信号的辅助装置,涉及电子式电流继电器技术应用领域。包括保护外壳及设置在其内部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流继电器构成;其中,电流互感器与电子式电流继电器作电路连接。具有接线简单、动作迅速可靠、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设备通用性良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诸如小型空调,照明灯具等家用电器设备输出工作状态信号接入系统时的通用性问题。工程改造项目中适用于各种品牌的电器,且一旦发生元器件故障,不影响主回路使用,更换也较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式电流继电器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指一种判断交流电器设备工作状态输出信号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交流电器设备一般采用三种方法输出设备工作状态
(1)、通过一次回路接触器常开触点闭合作为工作状态的判断算法条件,输出该接点信号(硬件信号)。该方法最简单,但是存在间接判断的问题。当负载侧发生断路而接触器依然吸合时,该状态与实际状态就不相符了。
(2)、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或DDC)逻辑计算输出工作运行状态,再输出该接点信号(硬件信号)。该方法正是基于第一方法中判断条件单一、间接的问题,运用多种工作条件进行与或运算后得出的。该种方法常应用于工艺较为复杂的设备系统中。
(3)、智能电器设备内置芯片采集工作状态,通过通讯协议方式(私有协议或公有协议)输出通讯信号(软件信号)。该方法可以借助于无线设备,免去了布线环节,但需要通过协议转换器(综合网关)输出,该方法非常依赖于设备厂商的软硬件,存在协议匹配,硬件兼容等问题,通用性相对较弱。
随着家居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品牌电器设备之间需要实现联锁动作,此时如何将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联动输出给其他设备或系统使用的问题就日益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种判断交流电器设备工作状态输出信号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思路
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一般交流电器设备的工作电流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基本保持稳定。大型设备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当运行稳定后,电流基本保持在额定区间。
同时,基于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最常用的电流继电器具有接线简单、动作迅速可靠、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作为保护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过载和短路的继电保护线路中的特点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电子式电流继电器(以下简称电流继电器)的主要原理:采用交流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对线路中的正弦交流电进行检测,并通过电子电路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交换处理。当电流高于或低于设定值时,电流继电器将按照反时限或定时限延时动作输出信号。
电流继电器的动作阈值和被测电流相比较后输出信号的特性,完全适用于监视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并具有真实,可靠的特性。即只要设备正常工作,其工作电流基本维持在额定范围内,而当电器设备停运或非正常工作时,其工作电流将立即发生相应变化,从而输出给其他设备实现联锁控制和保护。
由于不同设备的输入功率和额定工作电流都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电流继电器输出工作状态时需要根据电流继电器的检测精度和最大载流量进行选择。
当遇到大电流设备时,可采用电流互感器方式输出二次电流。通过电流继电器监视二次电流,以达到监视一次回路设备的功能,从而输出设备工作状态信号。
如上所述,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工程实施中提供一种更为便捷、通用的方法,以获得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输出给系统实现联动控制,闭锁保护等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