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4726.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菲视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检测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包括左外壳和右外壳,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固定连接形成内部中空的腔体,在该腔体内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散热胶条,所述PCB板的上端面上插接有若干个大功率LED灯,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正上方套接有聚光透镜,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手持的手柄,在该手柄的外侧套设有手柄保护套,所述右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开关按钮的通孔,所述开关按钮穿过通孔后与PCB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检测光源发光均匀性强、光线准直性好,散热效果好,长时间使用手柄不易发烫,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好,且还可以作为远距离照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光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检测方式被自动化检测设备取代。自动化检测设备通常需要用到检测光源,合适的光源配合好的图像采集方式在机器视觉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现有的用于印刷行业字符检测、玻璃表面划痕及灰尘检测的检测光源发光不均匀、光线准直性差、散热差,且长时间使用时,手柄易发热影响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因此,亟需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具备结构简单,检测光源发光均匀性强、光线准直性好,散热效果好,长时间使用手柄不易发烫,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好,且还可以作为远距离照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检测光源,包括左外壳和右外壳,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在该腔体内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有散热胶条,所述PCB板的上端面上插接有若干个大功率LED灯,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正上方套接有聚光透镜,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手持的手柄,在该手柄的外侧套设有手柄保护套,所述右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开关按钮的通孔,所述开关按钮穿过通孔后与PCB板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光源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贯穿手柄后与PCB板电性连接,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制得。
优选的,所述散热胶条为散热硅胶。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的额定功率均为5W,且若干个所述大功率LED灯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聚光透镜呈柱状结构,且聚光透镜下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大功率LED灯完全容纳在该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手柄外侧镀有一层工程塑料层,该工程塑料层为黑色赛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光透镜,该聚光透镜套设在大功率LED灯正上方,且聚光透镜设计成柱状结构,该柱状聚光透镜圆周经过抛光处理,并特制镀膜,两端面采用磨砂处理,使大功率LED灯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聚光透镜后,会聚焦成接近平行光的一条直线,达到发光准直性好,均匀性强的效果,且采用大功率LED灯可以发出高亮度的连续性光,可以作为远距离照明使用,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外侧镀有一层工程塑料层,该工程塑料层为黑色赛钢,长时间使用不会发烫,且在手柄外侧套设手柄保护套,达到外观美观,且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的上下端面设置散热胶条,通过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制得左外壳和头外壳,可以有效对大功率LED灯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检测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菲视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菲视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4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