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振合光的激光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3243.4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5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6;G02B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振 激光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振合光的激光光源,包括投影机壳体,所述投影机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投影机光棒,所述投影机壳体内腔的前后左右侧均粘接有LD底座,所述LD底座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LD红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LD绿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LD蓝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所述LD红光二极管、LD绿光二极管和LD蓝光二极管的发光端上均设置有准直透镜,前后侧所述LD底座靠近投影机光棒的一侧均设置有与前后侧LD红光二极管、LD绿光二极管、LD蓝光二极管位置对应的偏振合光镜片,本装置投影亮度是常规设备的2倍,且四个方向排布二极管使得占用体积相对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偏振合光的激光光源。
背景技术
目前高端激光显示市场,尤其是高端工程和影院均需要上万流明的亮度,换算为激光功率需要数百瓦以上,目前单发光点红绿蓝激光二极管的最高功率为1.2W,1W,4.35W,目前存在两种技术方案:一、激光模块通过光纤集束传输至投影机端,由于激光模组可以堆叠较大数量,因此输出功率很高,目前可以实现60000lm以上的投影亮度输出,但是由于集成程度不高,体积很大,并且存在一个单独的光源机柜和外置冷水机,随着市场对投影机整机小型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分体式光源占有量越来越少,二、激光二极管通过空间整形合束后直接耦合方案,其具备体积小集成度高的优点,结合压缩机直冷系统,可以实现光源系统内置于投影机的需求,如现有的技术方案如CN201610160416.9所公开的光源方案,采用了45°梯度反射镜组对一维方向进行了光斑压缩,受限于激光投影机的匀光系统的接收角及光棒横截面的尺寸,该技术方案仅可以实现约240W的激光输出,对应不同尺寸(0.65-0.98’)的三片式DLP投影光机的输出亮度在15000-20000lm,按照此技术方案无法容纳更多的激光二极管,否则光束质量无法满足投影光机的光源参数需求,无法满足超高亮度30000lm以上亮度的投影输出,而30000-40000lm的高亮度投影机在电影放映和工程投影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开发一款高亮度空间耦合激光投影光源。
但现有的装置存在着投影亮度不够高,且多组并排阵列的二极管使得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合光的激光光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投影亮度不够高,且多组并排阵列的二极管使得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振合光的激光光源,包括投影机壳体,所述投影机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投影机光棒,所述投影机壳体内腔的前后左右侧均粘接有LD底座,所述LD底座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LD红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LD绿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LD蓝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所述LD红光二极管、LD绿光二极管和LD蓝光二极管的发光端上均设置有准直透镜,前后侧所述LD底座靠近投影机光棒的一侧均设置有与前后侧LD红光二极管、LD绿光二极管、LD蓝光二极管位置对应的偏振合光镜片,上下侧所述LD底座靠近投影机光棒的一侧均设置有阶梯型反射镜组,所述阶梯型反射镜组和投影机光棒之间设置有耦合透镜,且耦合透镜的中心与投影机光棒的中心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LD红光二极管的发光端外壁套接有橡胶膜,所述LD红光二极管电极端的外壁套接有ABS套管,所述橡胶膜粘接在ABS套管上,所述ABS套管远离橡胶膜的一端粘接在LD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偏振合光镜片和阶梯型反射镜组为正交关系。
优选的,所述偏振合光镜片为合光效率大于等于95%的高效偏振合光镜片。
优选的,所述LD红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LD绿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LD蓝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排布间距均为横向10mm,纵向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偏振合光片,利用激光的高偏振特性,将前后侧的光线偏振后变向并与上下侧反射的光合为一束进入耦合透镜,实现2倍亮度的投影亮度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3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360°旋转的LED投射灯
- 下一篇:一种二次供水泵房维修派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