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用病员服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2909.4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鸣凤;谢绍菊;蒋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A61M1/00;A61M1/04;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8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病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用病员服,包括病员服,所述病员服的中间位置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关于病员服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通孔的外侧均设置有盖布,且盖布的上方与病员服之间缝合连接,所述病员服上缝接有两组纽扣,且两组纽扣分别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进行病患进行闭式引流管的插接时,将病员服上一侧的盖布向上掀起,并将其与上方的纽扣进行铰接,从而对盖布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完成引流管的安装后,将固定支管上转动连接的针面布与绒面之间进行粘接,对固定支管进行固定,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提升病员服的作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员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用病员服。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有病员服大多统一结构,对不同的病种未进行不同处理,导致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现有的胸外科引流病员服在使用时,采用将衣服掀起或从衣缝中进行引流导管的布线,导致引流管可能存在被压的可能性,进而造成引流不畅的问题,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胸外科病员服在使用时引流管放置不便且可能存在引流不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用病员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外科用病员服,包括病员服,所述病员服的中间位置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关于病员服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通孔的外侧均设置有盖布,且盖布的上方与病员服之间缝合连接,所述病员服上缝接有两组纽扣,且两组纽扣分别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纽扣分别位于盖布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病员服的两侧均缝合连接有多组纽带,且多组纽带之间线性阵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纽扣之间间距等于两个盖布的长度,且盖布始终与其中一个纽扣之间扣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布的背部缝合连接有绒面,且绒面上粘合有针面布,并且针面布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支管呈L形结构,且固定支管的竖直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并且底座的直径大于固定支管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支管上转动连接有滚筒,且滚筒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凸齿,所述滚筒贯穿固定支管外壁延伸至固定支管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支管内部滑嵌有推板,且推板位于滚筒和底座之间,所述推板的一侧贯穿固定支管与滚筒卡接,另一侧通过挤压弹簧与固定支管之间弹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进行病患进行闭式引流管的插接时,将病员服上一侧的盖布向上掀起,并将其与上方的纽扣进行铰接,从而对盖布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完成引流管的安装后,将固定支管上转动连接的针面布与绒面之间进行粘接,对固定支管进行固定,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提升病员服的作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2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角枫种植用育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