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功能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2827.X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杰;郑锐;张志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用功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功能担架,包括撑杆、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撑杆有两个,所述撑杆底端两侧铰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腿一侧壁上铰接有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一一端铰接有所述连杆二,所述连杆二与所述撑杆铰接,所述连杆一以及所述连杆二之间通过挂钩连接有弹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腿、连杆一、连杆二、弹簧以及万向轮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支撑腿撑开和闭合,便于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节省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了转运效率,通过在弧形钢条之间增设弹性丝网,增加了担架的承重能力,避免了因承重布破损而导致病人掉落的风险,提高了担架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功能担架。
背景技术
在急诊科室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常需要采用担架来将病人进行转运。
然而现有的急诊科用手抬式担架在使用过程中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转运效率,且其在使用过程中仅依靠承重布以及底端设计的两根弧形钢条来实现承重,病人的大部分重量均由承重布承担,容易因承重布破损而导致病人掉落,降低担架使用安全性,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急诊科用功能担架来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急诊科用功能担架,解决了现有的急诊科用手抬式担架在使用过程中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转运效率,以及现有的急诊科用手抬式担架在使用过程中仅依靠承重布以及底端设计的两根弧形钢条来实现承重,病人的大部分重量均由承重布承担,容易因承重布破损而导致病人掉落,降低担架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急诊科用功能担架,包括撑杆、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撑杆有两个,所述撑杆底端两侧铰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腿一侧壁上铰接有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一一端铰接有所述连杆二,所述连杆二与所述撑杆铰接,所述连杆一以及所述连杆二之间通过挂钩连接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支撑腿、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所述弹簧以及所述万向轮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所述支撑腿撑开和闭合,便于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节省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了转运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上靠近所述连杆一的侧壁采用内凹结构,所述连杆一以及所述连杆二底端均采用内凹结构,所述连杆二的尺寸略小于所述连杆一内凹部分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所述连杆一以及所述连杆二的正常折叠,以便实现支撑腿的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两端通过嵌套的方式固定有橡胶套,所述撑杆中部缝制连接有承重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套能够提高担架的在手握时的抓紧力,同时避免医护人员手部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上远离所述承重布下方焊接有弧形钢条,所述弧形钢条之间焊接有弹性丝网,所述弹性丝网采用不锈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弧形钢条之间增设弹性丝网,增加了担架的承重能力,避免了因承重布破损而导致病人掉落的风险,提高了担架使用的安全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急诊科用手抬式担架在使用过程中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转运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腿、连杆一、连杆二、弹簧以及万向轮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支撑腿撑开和闭合,便于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节省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了转运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2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生产用毛刷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猪场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