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2701.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6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盛晓明;宗寿松;沈若娴;王炜;马君;王月霞;余杰;张松辉;张明;马楠;储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扩展 模块 回路 电力 监控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可扩展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装置主体分别通过网线与可扩展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壳和内部线路板,线路板包括了电流输入口、主体RJ45接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接口包括开关量输出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一路RS485通讯接口和一路电能脉冲输出接口;所述可扩展模块包括外壳和内部线路板,内部线路板包括了扩展RJ45接口,所述扩展RJ45接口通过网线与装置主体上的主体RJ45接口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同时监测四个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需量、谐波等数据,无需使用多个仪表,就能满足用户多个配电支路的信息采集,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网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行业中,用户往往需要使用多个配电支路给不同负载设备供电,而用户希望每一路用电负载的相应信息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取,比如电压、电流、谐波和电能等,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则能实现方便快速采集电量信息。
另外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推广与规范,对于电力仪表的数据采集,辅助监测功能,通讯连接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复杂的工业使用环境,并结合国家智能电网等相关政策,采用RJ45网口连接方式的可扩展模块,可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开关量、温度、漏电流、通讯方式等功能随意组合,而无需更换仪表。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可扩展外部模块的电力仪表,因为复杂的工业使用环境,主体与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够简单,安全牢靠,安装也不灵活方便。仪表主体本身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上也不够灵活、经济。如中国专利CN107276231A,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采用此种方案的仪表有以下缺陷:
(1)模块与仪表之间采用插针插座硬连接,连接方式不够灵活方便,安全牢靠;
(2)只能监测单个三相回路,用户如有多个回路需要监测,则需在回路中接多个设备,成本高;
(3)仪表主体通讯方式单一,接线密集复杂,缺乏美观、维护检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能同时监测1-4个三相回路的电力参数,并通过RJ45网口连接外部扩展模块,装置安装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可扩展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装置主体分别通过网线与可扩展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壳和内部线路板,线路板包括了电流输入口、主体RJ45接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接口集合了多种辅助功能,包括开关量输出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一路RS485通讯接口和一路电能脉冲输出接口;所述可扩展模块包括外壳和内部线路板,内部线路板包括了扩展RJ45接口,所述可扩展模块的其中一个扩展RJ45接口通过网线与装置主体上的主体RJ45接口进行连接。
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所述电流输入口设有引线通过RJ12电话口与三个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分别连接。
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有天线,与Lora通讯模块连接,支持Lora无线通讯。
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了电源模块、1路三相电压输入、4路三相电流输入、4路计量IC、MCU、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电能脉冲、按键模块、时钟芯片、指示灯、MODBUS-RTU通讯模块和LORA通讯模块。
一种外部可扩展模块的多回路电力监控采集装置,所述扩展RJ45接口采用一进一出两口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2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