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土锚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1974.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良;赵任旭;王亚宁;叶丹勇;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5/7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锚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锚固结构,其锚杆体的顶部安装有敲击块,树脂锚固剂灌入筒套装在锚杆体外侧且一端固定在敲击块底端,隔板固定在树脂锚固剂灌入筒内壁与锚杆体外壁之间,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开有注液口,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部设置有压持板;压持板内的槽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上固定有管筒,弹簧Ⅱ设置在管筒内,固定板通过弹簧Ⅱ与卡杆连接,连接杆穿过压持板并设置在其内,连接杆上部安装有三角形卡块,卡杆与三角形卡块相互配合,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压柄,连接杆下端铰接有上压持块,上压持块通过弹簧Ⅰ与下压持块连接,六角螺母套装在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能稳固、紧密的与岩土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锚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锚固是指钢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使锚固对象更牢固,目的是使两者能协同工作承受来自各种荷载产生的压力、拉力以及弯矩、扭矩等。锚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采用弯钩,弯折等形式,也可以指钢筋锚入构件的长度,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相关规范规定锚固长度不小于200mm,目前的锚固结构插入岩土后与周围的岩土无法紧密结合,会出现微弱的晃动,因而需要木楔等填充物来进行填充,过于麻烦,另外目前的岩土锚固结构是单一的杆状结构,杆的两端不具有辅助加固结构,从而无法使其更加稳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锚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锚固结构,包括锚杆体,锚杆体的顶部安装有敲击块,树脂锚固剂灌入筒套装在锚杆体外侧且一端固定在敲击块底端,隔板固定在树脂锚固剂灌入筒内壁与锚杆体外壁之间,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开有一个以上的注液口且注液口位于隔板下方,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下部筒壁上开有多个出液口,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2个压持板,压持板位于隔板上方;压持板内开有槽,槽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上固定有1个管筒,弹簧Ⅱ设置在管筒内,弹簧Ⅱ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与卡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穿过压持板并设置在其内,连接杆上部两侧均匀安装有三角形卡块,卡杆另一端与三角形卡块相互配合,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压柄,连接杆下端铰接有上压持块,上压持块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弹簧Ⅰ,多个弹簧Ⅰ底部安装有下压持块,六角螺母套装在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上部并与其螺纹配合,六角螺母位于压持板上方。
所述敲击块的顶部安装有橡胶垫。
所述压柄外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下压持块底部安装有梯形固定块。
所述树脂锚固剂灌入筒外侧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与六角螺母相互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下部外侧的均匀安装有梯形倒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岩土锚固结构,通过将锚杆体插入打好的孔中,通过电动或者人工敲打敲击块,从而使其锚杆体插入至合适的位置,通过下压压柄,从而使其梯形固定块固定在土地上,并通过压缩弹簧Ⅰ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其对岩土紧紧的压持,同时压持紧致后,在弹簧Ⅱ的作用力下,使其卡杆与三角形卡块紧密卡合,将连接杆紧紧固定,从而可以进一步架构岩土锚固结构,该装置通过注液口将树脂锚固剂灌入至树脂锚固剂灌入筒中,从而通过树脂锚固剂灌入筒流入至打好的孔中,从而充满打好的孔中,从而无需使用木楔等填充物来进行填充,从而使锚固更加便捷和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1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调节结构及其摄影灯
- 下一篇:一种带条形杆的安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