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1646.5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85 | 分类号: | H01H13/85;B60R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蔡梦媚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开关装置包括:操作按钮,操作按钮包括按压部、第一传递部和第二传递部,第一传递部和第二传递部均设在按压部上;弹性配合件,弹性配合件上设有弹性驱动部和弹性配合部,弹性驱动部上设有导电件,弹性配合部上设有第一配合件,弹性驱动部常止抵在第一传递部上,弹性配合部常止抵在第二传递部上;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第二配合件和断开的控制触点,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配合或脱离以使弹性配合部和第二传递部脱离或接触,操作按钮被按压时导电件导通控制触点。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用户可根据不用的按压力需求,控制按压力的大小,进而提高开关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对于某些涉及安全功能相关的操作按钮,系统是不希望用户容易触发的,因此为了防误操作要求,按压力一般都需要比较大。另一方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开关装置使用频次相对较低,设定较高的按压力会有更好的操作质感。但是对于非安全功能并且用户经常按压的操作按钮,则希望提高灵敏度、降低按压力。同时如果在车载游戏模式下,使用常规的车辆的开关装置控制游戏的话,过高的按压力会增加操作难度,而且长时间在较高的按压力下会造成手部的疲劳,严重影响游戏体验。由此可知,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具有的固定的按压力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开关装置的结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用户在使用车辆时可以根据不用的按压力需求,控制按压力的大小,进而提高开关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开关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包括: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包括按压部、第一传递部和第二传递部,所述第一传递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所述按压部上设有按压面;弹性配合件,所述弹性配合件位于所述操作按钮的远离所述按压面的一侧,所述弹性配合件上设有弹性驱动部和弹性配合部,所述弹性驱动部上设有导电件,所述弹性配合部上设有第一配合件,所述弹性驱动部常止抵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上以支撑所述第一传递部,所述弹性配合部常止抵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上以支撑所述第二传递部;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在所述弹性配合件的远离所述操作按钮的一侧,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配合件和断开的控制触点,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配合或脱离以使所述弹性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脱离或接触,所述操作按钮被按压时所述导电件导通所述控制触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开关装置,通过设置第二传递部、弹性配合部和电磁体,并且弹性配合部常止抵在第二传递部以支撑第二传递部,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配合或脱离以使弹性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脱离或接触。从而用户在使用车辆时可以根据不用的按压力需求,控制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处于配合或脱离的状态,进而控制按压操作按钮的按压力,进而提高了开关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配合部为多个,所述第二传递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配合部与多个所述第二传递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件为磁吸件,所述第二配合件为电磁体,所述电磁体通电时,所述电磁体与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以使所述弹性配合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铁材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传递部和所述第二传递部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弹性驱动部止抵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上时,所述弹性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面接触,和/或当所述弹性配合部止抵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上时,所述弹性配合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1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