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面检测自动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81623.4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0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京中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47 | 分类号: | E21B47/047;G01F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洪波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面 检测 自动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面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液位变送器与报警主机;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液位变速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报警主机,所述液位变送器通过信号电缆电性连接于报警主机,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防爆接合面。所述液位变速器内装有干簧管若干个和负载电阻若各个,所述干簧管为玻璃制品。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防爆结合面与环氧树脂胶的密封结构,增强密封与防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面检测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勘探开发的钻井作业过程中,井漏、井喷等钻井事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为此,科研工作者研发了泥浆液面报警器。多年来,从开始的人工观察到机械式液面报警器,为石油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也暴露出很多方面的不足:现有的报警系统不具有密封性,防爆性能差,给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不能满足作业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面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液位变送器与报警主机;
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液位变速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报警主机,所述液位变送器通过信号电缆电性连接于报警主机,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显示屏,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防爆接合面。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液位变速器内装有干簧管若干个和负载电阻若各个,所述干簧管为玻璃制品。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报警主机外包覆有包装壳,所述包装壳采用ZL102铸铝合金加工而成。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采用环氧树脂胶704进行密封。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爆接合面的L大于1.25mm,ic 0.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防爆结合面与环氧树脂胶的密封结构,增强密封与防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也为变送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1-干簧管;2-负载电阻;3-液位变送器;4-壳体;5-报警主机;6-显示屏;7-防爆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液面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4、液位变送器3与报警主机5;
所述壳体4的下方设有液位变速器,所述壳体4的侧壁设有报警主机5,所述液位变送器3通过信号电缆电性连接于报警主机5,所述壳体4的表面设有显示屏6,所述壳体4内部设有防爆接合面,所述液位变速器内装有干簧管1若干个和负载电阻2若各个,所述干簧管1为玻璃制品,所述报警主机5外包覆有包装壳,所述包装壳采用ZL102铸铝合金加工而成,所述壳体4采用环氧树脂胶704进行密封,所述防爆接合面的L大于1.25mm,ic 0.20。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应用于油田钻机系统,通过液位变送器3检测信号后报警主机5用于报警,其中采用防爆结合面7与环氧树脂胶的密封结构,增强密封与防爆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防爆结合面与环氧树脂胶的密封结构,增强密封与防爆效果。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京中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京中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1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排线梳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老城区基坑的新型支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