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及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1392.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辉;张镇江;傅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0 | 分类号: | B60B3/10;B60B3/00;B60B21/02;B60B2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吴晓梅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内胎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及车轮,该轮辋包括位于轮辋轴向中心的槽底、连接在槽底两侧的胎圈座及分别连接两侧的胎圈座的轮缘;该胎圈座采用旋压成型,且胎圈座的厚度为3‑5mm。该车轮包括轮胎、轮辐、轮毂及所述的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本案通过旋压成型对受力较小的胎圈座处进行减薄,且减薄至3‑5mm,使轮辋及车轮的整体重量减轻,达到轮辋及车轮轻量化的目的,在重量减轻的前提下,轮辋强度又能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及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通常包括轮胎、轮辋、轮辐及轮毂,轮胎安装在轮辋上,轮毂用来和车轴连接,轮辐的作用则是连接轮辋和轮毂。常规15度无内胎车轮(该车轮的胎圈座与轮辋中心轴线成15度夹角)的轮辋,由板材卷圆后焊接,再经数次滚压成型,整体厚度较为均匀,轮辋包括位于轮辋轴向中心的槽底、连接在槽底两侧的胎圈座及分别连接两侧的胎圈座的轮缘,胎圈座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支承轮胎的受力部位,保持轮胎整体密封性。一般,作为支承轮胎的15度胎圈座,受力是属于较轻的部位。市场上的轻量化车轮对于产品重量要求较为苛刻,传统的车轮轮辋由于厚度均匀,重量一直无法得到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及车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该轮辋包括位于轮辋轴向中心的槽底、连接在槽底两侧的胎圈座及分别连接两侧的胎圈座的轮缘;该胎圈座采用旋压成型,且胎圈座的厚度为3-5mm。
一实施例之中:该胎圈座与轴向呈15度夹角。
一种轻量化的车轮,它包括轮胎、轮辐、轮毂及上述的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旋压成型对受力较小的胎圈座处进行减薄,且减薄至3-5mm,使轮辋及车轮的整体重量减轻,达到轮辋及车轮轻量化的目的,在重量减轻的前提下,轮辋强度又能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的剖视图(其中胎圈座处的虚线为现有胎圈座的厚度位置)。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3,一种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该轮辋包括位于轮辋轴向中心的槽底10、连接在槽底10两侧的胎圈座20及分别连接两侧的胎圈座20的轮缘30;该胎圈座20采用旋压成型(及胎圈座处通过旋压减薄成型),且胎圈座20的厚度为3-5mm。
本实施例中,该胎圈座20与轴向呈15度夹角。
一种轻量化的车轮,它包括轮胎、轮辐、轮毂及上述的轻量化的无内胎轮辋。
本案通过旋压成型对受力较小的胎圈座处进行减薄,且减薄至3-5mm,使轮辋及车轮的整体重量减轻,达到轮辋及车轮轻量化的目的,在重量减轻的前提下,轮辋强度又能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1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