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和拆卸OBD内芯PIN针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1370.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书勇;罗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舜连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37 | 代理人: | 危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拆卸 obd pin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和拆卸OBD内芯PIN针的治具,包括底座、嵌合于底座的装针治具、嵌合于底座的退针治具;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两排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凸出的条形卡位柱,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两排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凸出的圆形卡位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于可分离拆卸的OBD公插头,将OBD公插头的内芯放入第一通孔,配合装针治具即可快速安装PIN针,将内芯放入第二通孔,配合退针治具即可快速更换PIN针;原理清晰,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和拆卸OBD内芯PIN针的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汽车自诊断系统,均是利用带有PIN针的OBD公插头插入汽车对应的位置。而对于目前的OBD公插头,绝大多数均是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在仅有PIN针损坏的情况下,不得不整体更换OBD公插头;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出现的PIN针可分离连接的OBD公插头,如何快速的对PIN针进行安装和拆卸,现目前还没有适配的工具能够实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和拆卸OBD内芯PIN针的治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安装和拆卸OBD内芯PIN针的治具,包括底座、嵌合于底座的装针治具、嵌合于底座的退针治具;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两排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凸出的条形卡位柱,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两排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凸出的圆形卡位柱。
所述PIN针为长针或短针,一侧为圆柱结构,另一侧为扁平结构。
所述装针治具具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形状与PIN针扁平结构相适配。
退针治具为圆柱结构,一侧具有凸出于表面的手持部,另一侧具有与PIN针圆柱结构相适配的第四通孔。
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下方还设置有圆弧形开口,退针治具嵌合于所述条形凹槽内。
所述底座右上方设置有放置装针治具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于可分离拆卸的OBD公插头,将OBD公插头的内芯放入第一通孔,配合装针治具即可快速安装PIN针,将内芯放入第二通孔,配合退针治具即可快速更换PIN针;原理清晰,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底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PIN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针治具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退针治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11—第一通孔;12—条形卡位柱;13—第二通孔;14—圆形卡位柱;
15—条形凹槽;16—圆弧形开口;17—凹槽;
2—装针治具;21—第三通孔;
3—退针治具;31—手持部;32—第四通孔;
4—PIN针;41—圆柱结构;42—扁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舜连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舜连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1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滑稳定型炉衬砖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基多元醇的连续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