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0715.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素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同步 运动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手动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固定板、转轮组件和把手,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手动组件,所述手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轮组件,所述转轮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手动组件包括限位支架、转轴、传动轮、插销杆和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常用的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该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可以通过手动组件带动高度调节组件进行高度调节,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大大增加,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上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浅静脉、淋巴管和皮神经。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
常用的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其机构固定,不能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大大缩小了其适用范围,不能根据不同使用人员的身体特性进行调节,实用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手动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固定板、转轮组件和把手,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手动组件,所述手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轮组件,所述转轮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把手。
所述手动组件包括限位支架、转轴、传动轮、插销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从动杆、从动轮、收绳盘、滑杆、移动块和绳头固定块,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收绳盘,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绳头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和固定支架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转轴和从动杆相适配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插销杆贯穿传动轮,且延伸至其外部,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插销杆的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传动轮的表面,传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滑杆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板的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其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绳头固定块,绳头固定块与收绳盘之间通过连接绳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轮组件表面活动连接有细绳,且把手之间通过细绳固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对常用的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该双侧上肢同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可以通过手动组件带动高度调节组件进行高度调节,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大大增加,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素红,未经陈素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0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滤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电性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