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随车自动开关的行车记录仪供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79373.0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8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聂大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克尔曼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6/0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李海霞 |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开关 行车 记录仪 供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随车自动开关的行车记录仪供电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行车记录仪,外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行车记录仪和蓄电池,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电源线接入口,外壳体的上端设有切换开关,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由天窗电源线直接对行车记录仪进行供电,当汽车动力关闭时,对切换开关进行调节,使蓄电池连接的电线与行车记录仪连接的电线相连通,由蓄电池对行车记录仪进行供应电力,供电方式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随车自动开关的行车记录仪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行车记录仪中,最常见的一种供电方式就是,汽车点烟器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是最简单的长供方式,但是此供电导线布线比较困难,且使得车内不美观;还有利用天窗取电,即阅读灯取电,供电布线短,简洁方便,随着汽车启动或者关闭进行自动开关,但是在汽车关闭时却不能进行监控;还有就是通过电瓶取电,进行24小时进行监控,但是如果不能给电瓶及时充电,容易造成汽车在半路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随车自动开关的行车记录仪供电装置,以达到方便调节的行车记录仪供电方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随车自动开关的行车记录仪供电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行车记录仪,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行车记录仪,外壳体的内部底面设置有电池卡座,电池卡座上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接口卡槽,接口卡槽中卡设有电源线接入口,电源线接入口内端电性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开关安装槽,开关安装槽中固定有切换开关,所述变压器通过电线与切换开关电线连接,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切换开关电线连接,行车记录仪的背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电源接口,且切换开关通过电线与行车记录仪所设的行车记录仪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背部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状的行车记录仪安装口,行车记录仪安装口处设置有行车记录仪。
优选的,紧贴所述行车记录仪安装口的外端口一体成型有行车记录仪安装座,行车记录仪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架,调节架为矩形框架状体,调节架的两侧边设有转轴,且调节架通过两侧的转轴与行车记录仪安装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架中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行车记录仪通过上下端与调节架的上下横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线接入口的接线端口设置在外壳体的外侧壁,切换开关的拨挡设置在外壳体的上表面上方。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前侧为反光镜安装口,反光镜安装口粘粘合固定有反光镜,反光镜为蓝光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的前方设置有反光镜,可作为车内后视镜使用,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通过调节架安装在外壳体上,通过对行车记录仪进行左右旋转调节,对调节架进行上下翻转,即可实现对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角度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由天窗电源线直接对行车记录仪进行供电,当汽车动力关闭时,对切换开关进行调节,使蓄电池连接的电线与行车记录仪连接的电线相连通,由蓄电池对行车记录仪进行供应电力,供电方式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体1、行车记录仪2、蓄电池3、电池卡座31、切换开关4、电源线接入口5、变压器51、反光镜6、行车记录仪安装口7、行车记录仪安装座 8、调节架9、行车记录仪电源接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克尔曼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克尔曼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9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过滤装置
- 下一篇:送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