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用取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8968.4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取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用取水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集水装置和取水管,第一过滤装置与集水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一过滤装置为一环形网罩,第一过滤装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集水装置为一中空的环形结构,第一过滤装置与集水装置围成的区域为集水区,集水区用于容置经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取水管设置于集水装置上与集水区连通,用于引流集水装置内的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粗筛过滤结构,能够有效过滤取水水体中的大块固体垃圾,并且提供连通管道,将水样直接传输至检测中心,以提高取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用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质检测项目中,不可避免的是需要取水过程,传统的取水是使用开放性容器进行吊装取水,取水后人工携带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操作,该过程中由于采用开放性容器,取水水样中会残留树枝、树叶、生活垃圾等物体,并且需要人工进行取水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需要进行大量取水时,该方式取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用取水装置,以提高取水效率,并对水样进行粗筛,降低水样中的大件固态垃圾。
一种检测用取水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集水装置和取水管,第一过滤装置与集水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一过滤装置为一环形网罩,第一过滤装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集水装置为一中空的环形结构,第一过滤装置与集水装置围成的区域为集水区,集水区用于容置经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取水管设置于集水装置上与集水区连通,用于引流集水装置内的水。
优选地,第一过滤装置与集水装置采用卡扣连接。
优选地,沿集水装置轴线方向的壳体上开设有排渣孔,用于将进入集水区内的泥沙过滤出集水区外部。
优选地,排渣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孔。
优选地,取水管设置于集水装置壳体的中部区域。
优选地,集水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取水管,用于为多台检测水设备提供引水端。
优选地,集水装置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为开放设置,第二端部为封闭设置。
优选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为一多孔板,多孔板与第一端部铰接,第二过滤装置上开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
优选地,集水装置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开放设置。
优选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为一多孔板,多孔板与第一端部铰接,第二过滤装置上开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三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为与第二过滤装置相同的多孔板,多孔板与第二端部铰接,第三过滤装置上开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设置粗筛过滤结构,能够有效过滤取水水体中的大块固体垃圾,并且提供连通管道,将水样直接传输至检测中心,以提高取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水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未经李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8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冲击电梯轿底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多角度观测的澄明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