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8713.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1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迪;谢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控制 隐藏 风口 | ||
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其上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风门;分流器,设于外壳体中,并将外壳体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和调节滚筒,所述调节滚筒上设有风流道;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设于所述分流器朝向出风口的位置上;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第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操作,可以控制上下出风通道的流量分配、控制左右风向、控制总经风量,同时栅栏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普及,这也带动了汽车行业上下游、汽车配件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车驾驶舱内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另外部分车型还布置有顶出风口和后排出风口,顶出风口布置在顶棚上,后排出风口布置在副仪表板上,当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时,可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汽车空调出风口出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有风门开启闭合机构,同时还有风向调节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风门、同时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使用户具有最大的舒适性。目前,很多的空调出风口结构中,将用于调节风向、风量大小的叶片设于出风口内部,通过旋钮进行风向、风量的调节,这使得出风口装置外形美观,用户接受度高;但同时,这类结构的出风口中,需要相应的传动结构来实现叶片的控制调节。本实用新型在这类传动结构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
因此,基于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汽车空调上的出风口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操作方便,可以很好的进行风量大小的控制和风向的调节;同时栅栏结构隐藏内置,外形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齿轮控制的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外壳体,其上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风门;分流器,设于外壳体中,并将外壳体中的风道空间分为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所述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设有可转动的叶片和调节滚筒,所述调节滚筒上设有风流道;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设于所述分流器朝向出风口的位置上;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件相连,并通过第一连杆与齿板相连,所述齿板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调节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带动齿板转动时,齿板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调节滚筒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件相连,并在第一调节件横向移动时带动叶片转动;第三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件相连,并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齿轮相作用,所述第二齿轮与风门相连并在第二调节件转动时带动风门转动。
本申请中的出风口,分流器将外壳体中的通道分为上下出风风道,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可以方便的控制风道中的叶片转动,调节左右风向,同时可以控制风门的转动,调节整体出风量,还可以控制调节滚筒的转动,调节滚筒转动过程中,其上的风流道随之转动,该过程中实现对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中风量大小的调节,达到调整上下吹风量和吹风角度的目的。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第一调节件联动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端部上设有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与齿板的铰接。该结构中,第一调节件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件同步转动,接着第一转动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连杆随之转动,带动齿板转动,进而带动与齿板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实现调节滚筒的转动,其上的风流道随之转动,实现风量大小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8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