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敏打印头电极引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7352.5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共海;蔡小辉;于永辉;李国春;王立华;刘善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335 | 分类号: | B41J2/335;H05K1/11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2 | 代理人: | 罗若愚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打印头 电极 引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敏打印头电极引脚结构,包括成列设置的第一电极片和成列设置的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配合穿插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均为尖角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均为做成尖角结构,这样蚀刻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部短路,能提高电路板的良品率,减少蚀刻后人工修复作业,且尖角结构能减少贵金属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打印头电极引脚结构。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打印头上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元件,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后就可以打印出需要的图案,其原理与热敏式传真机类似。图像是通过加热,在膜中产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这种热敏打印机化学反应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高温会加速这种化学反应。当温度低于60℃时,纸需要经过相当长,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才能变成深色;而当温度为200℃时,这种反映会在几微秒内完成。其中,打印头的半导体加热元件连接在电路板上,而该类型的电路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印刷电路板上蚀刻出形成线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路电极引脚(电极片)两端部均采用直角的方式设置,直角的电极引脚(电极片)形状在蚀刻时,由于单个拼板及平板的线路均较小,所以容易造成电极短路,而且所使用的贵金属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头电极引脚结构,其具有能提高电路板的良品率,减少蚀刻后人工修复作业,减少贵金属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热敏打印头电极引脚结构,包括成列设置的第一电极片和成列设置的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配合穿插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均为尖角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包括固接片和第一插片,第一插片端部设有尖角结构,所述固接片、第一插片、尖角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片包括延伸片和第二插片,第二插片端部设有尖角结构,所述延伸片、第二插片、尖角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尖角结构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长度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长度均为2-5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列设置的第一电极片和成列设置的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配合穿插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均为尖角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均为做成尖角结构,这样蚀刻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的两端部短路,能提高电路板的良品率,减少蚀刻后人工修复作业,且尖角结构能减少贵金属使用量,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尖角结构,4、第一插片,5、固接片,
6、第二插片,7、延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7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电监护仪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