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6932.2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3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俏倩;许国东;孙栋健;黄千松;任静;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F03D8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碳刷 电流 检测 进行 雷击 判断 装置 | ||
一种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碳刷处的雷电流感应传感器和安装在机舱弹性支架上的雷击计数器,所述雷电流感应传感器信号通过连接线缆输出到雷击计数器,再由信号线缆输送到风机主控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风机叶片雷击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机叶片和轮毂雷击事件的检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每年运维记录统计结果,风机叶片雷击事件是导致叶片不同程度损伤的最大因素,同时也给风机厂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近些年大功率机组的应用,随之而来的风机整机高度及叶片长度也逐渐增高、加长。大大增加了风机叶片、轮毂部位遭受雷击的概率。因此对该部位雷击情况的检测尤为重要。
风机叶片和轮毂作为雷击的大概率区域,现有的对风机雷击情况检测装置仅针对风机叶片部位进行检测,且仅记录最大雷击电流幅值,记录数据单一,无法为运维人员提供详细的雷击发生时间,并进行雷击事件随时间的累加统计。因此无法对雷击造成风机叶片损伤事故的分析、定责提供必要的依据。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风机叶片防雷检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运维需求,故需要进行对雷击检测系统进行优化,增加对雷击事件的详细信息的检测和记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风机叶片雷击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碳刷处的雷电流感应传感器和安装在机舱弹性支架上的雷击计数器,所述雷电流感应传感器信号通过连接线缆输出到雷击计数器,再由信号线缆输送到风机主控系统。
进一步,所述的雷电流感应传感器通过六角螺栓位于主轴碳刷处,安装位置为主轴碳刷支架的中部水平段。
再进一步,所述雷击计数器通过六角螺栓与机舱弹性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能够记录风机叶片和轮毂部位的雷击发生时间、幅值、雷击次数,为运维人员对雷击造成风机叶片损伤事故的分析、定责提供必要的依据;2、利用已有的机舱弹性支架固定安装,无须考虑在控制柜内预留安装导轨,节省柜内空间;3、计数器外壳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能更好的适应机舱内各种复杂环境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雷电流传感器及主轴碳刷安装支架图。
图2为雷电流传感器结构图。
图3为计数器安装固定方式图。
其中,1为主轴碳刷支架,2为传感器固定六角螺栓,3为雷电流传感器,4为传感器安装螺栓,5为传感器连接片,6为雷击计数器, 7为机舱罩三角支架,8为计数器安装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主轴碳刷电流检测进行雷击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碳刷支架1处的雷电流传感器3和安装在机舱罩三角支架7上的雷击计数器6,所述雷电流传感器3信号通过连接线缆输出到雷击计数器6,再由信号线缆输送到风机主控系统。
进一步,所述的雷电流传感器3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主轴碳刷处,安装位置为主轴碳刷支架1的中部水平段。
再进一步,所述雷击计数器6通过六角螺栓8与机舱弹性支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6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微量蛋白标记的专业混匀仪器